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深改组通过防止国资流失意见

深改组通过防止国资流失意见

新华网2015年06月07日10:21分类:宏观经济

核心提示:央企改革正在等待顶层政策,地方国企又在关注着央企动作,拟效仿其进行资产整合,因而市场中这些概念股的相关性较大,一起站在了风口。

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提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同日通过的《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党的领导,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坚持党的领导,加快形成国资监督体系,为下一步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提供体系性制度保障。”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两个文件审议通过,将有利于保障国企国资改革顺利推进。

会议指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机制制度创新,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巡视监督以及社会监督。

李锦表示,会议提到的“坚持问题导向”颇具现实针对性。在已开展的数轮针对中央企业的巡视中,中央巡视组发现为数不少的“权钱交易”“利益输送”“链条性腐败”,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更值得警惕的是,在一些企业中,部分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责任严重缺失,既存在监督不力和形同虚设问题,又存在个别人掩盖腐败和自身腐败问题。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看来,腐败已对国企国资改革顺利推进形成严重威胁,在加大反腐力度同时,加快形成有效制约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制度性保障已是刻不容缓。如若不然,不仅改革可能遭遇各种破坏,无法顺利推进,而且可能令本来已取得的改革成果付诸东流。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会议释放的信息,此番《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并非仅仅重申防止国资流失,而是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会议并用十六字描述这一体系:“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

在李锦看来,“全面覆盖”意味着监督将不留死角,在全面覆盖同时也将突出重点,而国有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决策环节将是监督重点。

“‘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则意味着,新的体系将清晰界定出资人、审计、纪检巡视、国企内部监督力量等各类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增强监督工作合力。”李锦说,“制约有力”则是对新的国资监督体系提出明确目标和要求。

专家表示,《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两份文件获审议通过,为下一步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做出保障性安排,也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渐行渐近”。(来源:新华网)

深改组通过防止国资流失意见 国企改革概念站上风口

尽管上攻乏力,但A股市场中亮点突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之后,“中字头”国企改革概念股再度站上风口。

近期,南北车合并即将完成,中国南车已经在6月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中国南车变更为中国中车,6月8日起复牌。这一事件再度引发“走出去”概念股的异动,铁路相关概念股和核电相关概念股均在近期迎风起舞,频繁异动。周五,建筑装饰板块大涨4.58%,位居行业涨幅榜首位,包括中铁二局、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和中工国际等在内的多只个股涨停。从一周情况来看,建筑装饰板块涨幅更是达12.79%,位居涨幅榜前列。

不仅如此,国资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央企要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动相关子企业整合发展,并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推动资产证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盘活上市公司资源,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央企层面的资产证券化正在有序推进。

除铁路系和核电系之外,其它央企改革概念股近期也蠢蠢欲动。近日,央企改革首批试点的中建材和国投旗下个股率先异动,国投新集连续收获两个涨停板、国投电力也强势崛起。中国巨石涨势喜人、洛阳玻璃强势上攻,这两只个股双双创出历史新高。此外,以四川长虹、珠江实业为代表的部分地方改革概念股也已启动。

由此可见,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之后,央企改革概念股王者归来。前期相对滞涨的中粮系结束调整开始上攻,中粮地产早盘快速涨停,中粮屯河和中粮生化的涨幅均超过7%。

在央企改革大潮下,诸多地方国企改革概念股也掀起了涨停潮。南京化纤、氯碱化工、酒钢宏兴、珠江实业和新兴铸管等相关概念股涨停。更为戏剧化的是,周五收盘前短短二十几分钟内,南京化纤上演了从跌停直线拉升至涨停板的戏码,当日振幅达到20.03%,引发众多股民热议。

分析人士指出,央企改革正在等待顶层政策,地方国企又在关注着央企动作,拟效仿其进行资产整合,因而市场中这些概念股的相关性较大,一起站在了风口。(来源:中国证券报)

风口吹向低权重国改洼地

本周市场呈现大幅波动,沪指盘中冲破5000点关口。石油、煤炭类周期股及以银行为主的金融股不时呈现脉冲式异动,大有在下周三MSCI结果公布后,逐步取代创业板为首的中小指数行情趋势。阶段性来看,指数运行到5000点后,管理层遏制“快牛”意图明显,后续大小指数型行情均将难以为继。但与此同时,新股加速发行,国泰君安、中国核电等超大盘股也陆续落地,又非常需要相对稳定的市况。基于双向考虑,料市场仍难出现单边急速下挫,因此后期仍不能简单看空。短期来看,经历过4431点与目前高位间的大幅波动及风格转换后,市场或将再回银行、石油、煤炭等低流通权重大板块引领的非指数型行情,市场会以阴跌及盘中剧烈大幅波动为主。

非指数行情风口吹向国改低权重

非指数型行情的展开,需要集体效应良好的大型板块,但同时该类板块又需难以撬动指数行情。目前来看,在牛市行情持续表现后,市值和权重均明显大幅增大的通讯、传媒、设备类板块短期已出现滞涨迹象、大量的获利盘有阶段性析出要求,惟有去年行情起点至今仍处于“三低”(低价、低PBPE)区间的石油、煤炭及以银行为主的金融股可担此重任。

数据显示,与2014年末相比,金融、石油、煤炭等板块的流通市值权重相对降幅居各板块之首。特别是银行板块重心在低位,流通权重由2014年末的17.64%下降至目前的11.48%。权重的大比例下行,导致该板块对大盘指数的上行牵引动能严重弱化,但在轮动中其对全球股债双杀下的市场剧烈波动又仍有较好的对冲效应。这恰恰就是“就低”逐利资金和非指数行情的最佳需求。

除了非指数性走势要求之外,经济的回暖也有利于上述板块走向活跃。本周5月中国制造业PMI和汇丰PMI数据同期发布,两数据均呈现环比微涨。预期经济将从托底状态转入小幅回暖。由于中国制造业PMI和汇丰PMI相比更强且位于荣枯线上方,可知目前经济主要增长动能来源于大型国有企业而非中小企业。有鉴于大型国企下半年伴随业绩回升预期会加速混改(如银行等金融类)、或将进入去产能化主导的并购重组及转型运作(如煤炭、石油等周期类),料与行情的共振传导后,市场风格将重回新一轮国企改革预期下低权重大板块行情。

而且资金层面对上述大板块的倾斜已有明确反映。数据显示,虽然两市融资额的A股成交占比已由2月中旬的20%降至了目前的10%,但两市融资额仍突飞猛进突破了2.15万亿,新进低杠杆资金在上述低权重板块中呈现巨量沉淀,3月9日至今,金融、石油、煤炭等融资额达2425亿,占比逾41%。

能源央企去产能并购预期强化

最近,围绕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市值管理预期日渐增强。消息面上,除本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国有资金开展创投业务、鼓励地方设立创业基金外,国资委日前还发布了通知,要求央企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推动资产证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盘活上市公司资源,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近期高铁出海频频在泰国、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受阻,油品能源的进口亦多受制于对合作国对外贷款的可实现进度(如俄罗斯),“一带一路”出海不顺已令管理层开始重新思考放慢走出去的步伐,转而谋求内部整合以强化出海的装备和实力,这势必倒逼国内相关行业央企改革加快进程。除核电已正式展开合并外,工信部也不断就去产能领域的整合开始发声。根据新近出台的2015年至2017年发展纲要要求,工信部将支持成立两到三家年产能5000万吨到1亿吨钢的大企业。据此,预期去产能的浪潮将席卷多行业,资产拆分重组后未来或形成能源行业的混业多个“巨无霸”集团。

从去产能涉及的行业来看,武钢明确等待钢铁并购政策已令武钢、宝钢等在内的钢铁央企重组合并浮出水面。较之钢铁企业先行的去库存进程实施后的有所好转,业绩持续下滑中的石化、煤炭(有色)等行业的并购预期则尤为强烈。据市场预期,中石化和中海油服合并预期强烈,而有关拆分中石油、中石化油气管道输送业务成立独立“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呼声也相对甚高。对此,分析师表示,上市公司中相对小市值、低涨幅、成长性差等市值管理预期强烈者,未来构筑并购平台、实施混改的概率偏大(见表2).

银行迎混改市值管理风口

本周,交行一纸混改公告拉开了银行业国企混改的帷幕。在前有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部分商业银行的业务拆分后,交通银行拟引入复星、腾讯等民营资本的混改动作已成银行业国企的里程碑事件。作为第一单推出深入混改的国有商业银行,该动作必会对其他国有大行和中小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产生积极催化效应。

伴随国企银行混改进程的,还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后银行转型速度的加快。置身于降息降准周期内,银行息差的持续下行导致银行业整体净利呈现明显下滑,为了扶助银行顺利转型,目力所及范围内央行已是各种精心呵护(RMBS、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及目前银行即将收获的券商牌照等)。在可预见周期内,经济延续弱势带来的流动性持续宽松有望为银行操作丰富灵活的市场产品开启更大的空间。随着后续财政政策的不断发力,经历过短暂低谷区震荡后,银行业在利润受偿下将迎来三季度再次的大波段回升。

资金面上,分析师表示,目前以交通银行、南京银行等为首的个股筹码锁定良好,资金的深度沉淀有利于后续行情的平稳和持续。不过,与银行政策性混改主导的波段行情不同,保险股虽然仍处于趋势上行中,但在经历近期的波动后,一季报净利的兑现、以及中国平安调出两融的影响等仍需要时间再做进一步消化。券商方面,因前期涨幅已大,估值相对偏高,降杠杆、去两融的趋势对其短线亦不利。在担保率调整、两融标的调出(中信证券被券商调出两融)、券商股减持(招商证券等遭机构调低仓位)的大背景下,券商股仍会以脉冲式表现为主,短线暂无集体性行情。(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