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徐珊珊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随着生物科技、医药技术和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大数据正成为医学界和科技界的热门话题。3日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等主办的“第四届创新链接-国际生物医药与医疗大数据专题研讨会”上,海内外科学家、科技专家、企业家、医疗机构人士等普遍看好医疗大数据产业前景。不过,目前我国医疗大数据应用仍处于“谈概念”的初期阶段,未来发展仍需解决好共享机制、数据处理标准、数据安全保障三大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其与医疗卫生领域的结合将带来医药研发和医疗行为的变革,不仅有利于加快新药研发,提高临床研究水平和诊断质量,还有助于优化医疗流程和医疗资源配置,同时还能对政府的公共卫生决策以及实现精准监管起到支撑作用,最终让病人受益。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前处长田新平说,“大数据”和“精准医学”是21世纪在医学上最受重视、关注的两个词,大数据时代到来对我国从事高质量临床研究是一个机遇,且大数据将会影响我国迈向精准医学的步伐。
美国宾州德雷克塞尔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职业卫生学系主任刘隆健说,大数据能够解决以往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癌症,“有些东西不可抗拒,但我们有可能预测它,做一些准备,这是大数据存在的价值。”
尽管医疗大数据应用前景广阔,但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尚处于“谈概念”的初期阶段,大量医疗数据还处于“沉睡”状态,并未得到有效利用。
田新平说,当前我国临床研究非常欠缺,相当一部分成果仅是对病例资料的简单统计,对临床诊治和未来医学发展的指导作用非常小。但是,我国有13亿人口的数量优势,对于任何一个发病率基本与西方相当的疾病来说,我国都存在数量可观的病例样本,这对于临床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真正把医疗大数据利用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发展还面临三个问题:
第一,缺乏共享机制,数据未能真正实现互通发挥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信息管理处处长韦云说,现在的矛盾是,有数据的机构不对外提供,能为人类做贡献的机构又拿不到数据,亟需一种机制来打破这种局面。安必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文羿说,做医药研发也要保持开源心态,他希望业界能够以为人类创造更好的药物为宗旨,提升新药研发的速度和效率。
第二,数据处理标准不统一。当前我国医疗大数据“孤岛”现象较为严重,医院之间数据采集、存储标准都不一样,数据分析和利用存在障碍。
第三,医疗数据安全缺乏有效保障。医疗数据不少涉及病人隐私,如何保障其安全性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在数据安全立法监管方面仍存在空白,数据泄露或窃取事件发生后并不能受到严厉查处。
医疗大数据前景广阔,但如何让“沉睡”的数据“活起来”,是让其发挥对医疗产业实质作用的关键。
田新平说,利用大数据提升我国临床研究水平,首先要有学科带头人、领军人物来设计、组织、执行临床研究,还需要国家和基金支持以及生物样本库等,同时要建立数据收集、加工、分析和统计平台,以及数据展现平台。最后,还应让数据技术处理厂商与院方做好需求对接。
韦云建议,可从局部突破,比如从掌上医疗应用、可穿戴设备等内部的数据导出,形成一个共享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