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解读一季度财政数据:个税改革红利释放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4月16日23:39分类:快讯

新华财经北京4月16日电(记者董道勇)财政部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3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656亿元,同比增长6.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629亿元,同比增长15%;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速为-29.7%,是近七年该税种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

分析认为,一季度财政数据显示,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平稳增长,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个税改革有力的降低了纳税人税负水平,地方政府债券成为各级政府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六稳的有力支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财税学系主任毛捷分析表示,与近七年同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进行横向比较,今年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排在倒数第二,仅高于2015年的3.9%,其主要原因是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次修正产生了明显的减税效果。2013-2018年一季度个人所得税增速分别为9%、13.4%、12.8%、18.2%、21.2%和20.6%,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9年一季度全国个人所得税增速为-29.7%,是近七年该税种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

“这充分表明2018年的个税改革不仅雷声大,而且雨点实,在个人所得税税制实现综合分类相结合的同时,也使纳税人得到了切实的税负降低。自1月1日起,新个人所得税法开始全面实施,短短3个月时间,就发挥了突出的减税效应。”毛捷说,此次个税改革将税前扣除费用从每月3500元提升到每月5000元(或每年6万元),并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6项纳入专项附加扣除。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3个主要税种合计增长14.7%,支撑全国财政收入增幅8.8个百分点。

毛捷表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速平稳,消费税收入仍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这些主干税种税收收入增长稳健,使得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没有因为个税改革的减税效应而出现大幅滑坡。

财政支出方面,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629亿元,同比增长15%,略高于近七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平均增速(13.6%)。一季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包括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累计发行11846.93亿元(占提前下达部分的85.2%),较2018年一季度(累计发行2195亿元)增长了439.7%。除了发行额大幅增加,一季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也明显下降,较2018年平均利率下降了55个bp(基点)。

毛捷表示,地方政府债券的提前发力有效缓解了减税降负带来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为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提供了非常及时的资金支持。

编辑:王晓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