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九届智博会在宁波圆满闭幕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9月08日19:01分类:产业经济

新华财经杭州9月8日电 为期三天的2019年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九届中国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简称“数字经济大会暨第九届智博会”)8日在宁波圆满闭幕。

b20442fc-4c41-471d-86c0-8fe71bd0da58

过去72小时,宁波再次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数字经济界的焦点。一大批实力项目落户甬城,助力宁波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顶级专家大咖在甬城分享前沿趋势,为宁波数字经济和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全球展商在甬城展示尖端技术,科技与市场碰撞出新的火花;本土企业携自主应用产品登场亮相,收获专业客商的点赞认可并斩获颇丰;创新创业成果在甬城结出硕果,为宁波发展注入未来活力。

本届大会无论是论坛场次、嘉宾层次,还是展会规模、参展人数、专业性都较往年有了长足发展。展会参观人数达8.1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5.2万人次,参加会议上万人次。来自全球的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智慧城市领域的管理者、经营者、服务者与设计者在宁波展示了风采、学习了经验、拓展了视野、获取了智慧。

重大项目落地 助力宁波腾飞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战略合作项目、5G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项目、研发和生产半导体芯片承载基带和半导体芯片项目……一大批重量级项目随着2019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九届智博会的开幕落户甬城——45个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310亿元,签约项目总数及投资额均创历年新高。

本次签约项目主要涉及软件、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5G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产业投资项目达9个,总部投资项目4个,创新平台类项目8个。

其中,华为公司的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和5G生态项目最为引人注目。据了解,鲲鹏计算产业生态涉及的合作领域众多,包括服务器与部件、虚拟化、存储、数据库、中间件、大数据平台、云服务、管理服务、行业应用9大领域,仅服务器与部件领域,市场规模就在4000亿元以上。该项目将为宁波企业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加速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为支持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的建设发展,华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30亿元,宁波将成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在长三角的关键布局城市。

此外,本次大会签约金额之最的5G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项目,总投资额达246亿元。按照计划,宁波将与三大运营商以及铁塔公司一同抢抓5G发展机遇,大力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应用,建设网络设施全国领先、行业应用深度融合、产业体系健全完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的5G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示范区。

同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将在宁波建设产业基地,推进碳化硅等项目落地,助力宁波“现代数字城市”建设和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东华软件将与高新区共同推进该公司的长三角总部基地、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实验室、数字经济产业园及院士工作站等项目,在数字经济各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分享前沿趋势 把脉宁波发展

过去三天,一大批世界级的专家大咖和行业领军人物来到甬城,分享前沿趋势,把脉宁波发展。大会重点聚焦数字经济、新型智慧城市两大领域,举办1个主论坛和1场专家咨询会,并从技术、应用、行业和产业等层面举办了14个平行分论坛,其中还包括工业软件国际合作高层论坛、新型智慧城市论坛、工业互联网长三角一体化论坛、“5G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大会”、2019年电子信息行业自主创新成果推广暨企业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宣贯大会、2019国际消费物联网发展高峰论坛等6个国家级论坛。这些顶级论坛使数字经济大会暨智博会作为全国顶尖的智能经济、数字经济的共享平台影响力不断深化。

在主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乔治·斯穆特介绍了欧洲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在海洋和港口中的应用技术,给宁波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发展提供了启发和经验;德国工业4.0研究院执行院长约翰纳斯·维兹伦则介绍了德国工业4.0的模式与阶段性成果,为宁波的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借鉴。

潘云鹤院士、倪光南院士、吴柯院士等专家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和安全问题分享了学术性极强的研究成果。华为、阿里、诺基亚等行业领军企业的负责人也就自己公司的最新技术,为宁波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价值极高的专业信息。

长三角智慧城区一体化发展论坛上,上海、合肥、衢州、嘉兴等长三角兄弟城市智慧城市领域的政企学界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谋长三角城市智慧建设和智慧产业发展,分享经验、解惑困局、预见未来,为长三角智慧城区一体化发展提供思路。

国际消费物联网论坛上,腾讯、中电海康、华为、荣事达等企业分别展示了各自在消费物联网的前沿技术、创新模式和实施方案,为宁波企业进军新零售时代提供助力。

分享前沿趋势的同时,26位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智能经济战略咨询委员会的顶级专家也齐聚一堂,为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浙江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认为,企业数字化制造与行业平台化的服务模式是工业领域发展数字经济的有效抓手,也是块状经济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必由之路。宁波块状经济发展良好,可在宁海的模具产业、余慈地区的小家电产业进行试点。

钱锋院士认为,宁波的“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应相辅相成,联动发展。以绿色石化产业为例,它与宁波重点推进的汽车、新材料、服装、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家电等产业密切相关。宁波既可通过人工智能提高绿色石化产业的生产效率,也可与汽车产业结合,建立石油及清洁能源的创新中心,助力宁波汽车产业的发展。

王建宇院士认为,宁波近年来引进了一批创新平台,为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宁波应更加重视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通过筛选寻找一批真正适合宁波,能为“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提供支撑的创新平台,并加大对此类创新平台的扶持力度,助力其快速做大做强。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马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