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南宁2月26日电(分析师翁晔)服务人民币国际化和多边资本合作是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的两大功能。去年以来,广西在创新模式、准入及产品服务上发力,“点面”结合推动跨境金融创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1557亿元。
在创新模式上,去年广西引入中行金边分行、工行金边分行、加华银行等3家柬埔寨银行参与人民币对柬埔寨瑞尔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推动广西5家银行获得外币现钞调运进出境业务资质,形成以东兴、凭祥作为越南盾现钞调运的陆运口岸,以南宁作为泰铢调运的空运口岸的外币现钞调运体系;完善边境口岸互市贸易结算互联互通信息平台,实现主要口岸和边贸结算银行全覆盖。
在准入上,广西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跨境人民币同业融资等五大项业务试点;筹备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开展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和外国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试点。
在产品服务上,截至2020年12月末,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银行共办理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业务10亿元;推动广西首个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项目战略合作协议顺利签署,项目规模预计6亿元人民币;完成全国首例以人民币结算的民营企业铁矿石交易。
此外,围绕金融开放门户,广西着力建设了一批重大金融发展平台,包括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中后台服务、金融信息服务、财富管理服务、金融交流培训“四大基地”,建设中国—东盟大宗商品现货交易、黄金产业交易、区域股权投资、区域产权交易“四大市场”,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离岸金融、区域性货币清算、跨境投融资、跨境金融中介服务“四大中心”。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