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工智能平台建设项目成都队伍成功中标

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前沿赛道,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再传好消息:7月20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1年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应用场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人工智能平台建设项目)中标名单。天津、广州、深圳、杭州等众多城市纷纷派出代表队伍参与激励竞争,由成都市大数据集团牵头,腾讯云、成都超算中心、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成都农商银行、四川长虹、成都纵横等9家企业组建成为“产、学、研、用”联合体队伍,成都队伍突出重围成功中标。

为何是成都?

人工智能要素齐备 产业发展底气十足

2021年2月,工信部宣布第二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名单,成都成为全国8个先导区之一,同时也是西部第一个先导区。5月13日,工信部针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启动了人工智能平台建设项目公开遴选,将从全国竞争队伍中选出前三名予以支持。

能在众多城市队伍中脱颖而出,绝非偶然,背后是成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优势及产业集聚带来的十足底气。以成都市大数据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成都企业围绕“数据+算力+算法”人工智能三要素,已初步构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生态。

21289c2d1596411bb10a65b5969a364a

自2018年起成都便率先启动了“数据大会战”行动,全面接入市县两级相关业务系统、全面清理和录入43个市级部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数据,广泛汇聚政府、企业和社会54.35亿余条数据资源。

汇聚海量数据的同时,成都还高度重视数据资源的价值化,2018年就已授权成都市大数据集团率先开展政府数据授权运营探索,并围绕各类数据特点出发分类施策,构建“公共数据运营、社会数据融通、科学数据共享”数据要素流通路径,从机制、体制、技术等多维度破解数据要素流通难题。

“在选择牵头单位时,成都市大数据集团同时具备‘数据+算力’的关键优势,结合联合体企业共同建立了这次竞争的‘成都特色’。”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06574285ba51445180b9ca64413c2691

成都超算中心是这次成功“突围”的算力保障。作为西部首个国家级超算中心,成都超算中心主机性能峰值达170P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运算速度超过每秒10亿亿次,它的建成投运为整个城市的科技创新、城市治理、产业发展、社会民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算力支持。

基于超算24000张国产计算加速卡的算力,建成后人工智能平台基础底座,可提供海量数据、算法、模型资源,打造低代码化甚至无代码化的一站式人工智能训练推理测试服务能力,形成大规模的人工智能产学研应用环境闭环。

平台怎么建?

立足成都先导区 打造全要素联动体系

据了解,与其他先导区相比,成都先导区是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为重要抓手,主要聚焦医疗、金融等优势行业,释放应用场景清单,促进技术—产业迭代发展。“未来,人工智能平台也将围绕成都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成都先导区的优势领域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建立优势案例库以及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同时,平台还将集成科学数据和行业应用数据资源,构建算法框架和算法模型资源库,创建垂直领域重点技术产品测试评估体系。通过建立人工智能精准赋能中小企业对接、揭榜测评、人才培育实训等环境,为人工智能重点应用场景及优秀解决方案提供展示机会,面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及周边地区先行先试,最终面向全国进行大范围推广。

22148d5a63874da6922b0624c16dea88

建设面向区域化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人工智能平台,对于成都打造引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区域高地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该平台的建设,以应用需求导引共性应用技术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可为成都及西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算力、算法、数据、检测、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产业资讯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

“这不仅有利于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模式孵化,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将进一步促进算力、数据、算法、模型、场景要素齐全、高效联动的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形成,将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乃至西南地区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全面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国际竞争力。”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