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文旅厅与美团举行座谈并签署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在智慧文旅建设、网络宣传推广、特色文旅产品开发、乡村旅游、农产品直采等领域的合作,采用“文旅+农产品”新模式助力甘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全省文化旅游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数字技术为甘肃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带来可能
文化和旅游业的数字化进程从未停止,数字化对文化和旅游行业的变革表现在需求端和供给侧,也深刻影响着公共服务领域,其正与资本、知识、创新等要素一起,激活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叠加催化产业新动能。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自然奇观的博物馆、民族风情的大观园、品质旅游的目的地”。美团作为全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在大数据、无人配送、移动互联、移动支付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金融资本优势,在智慧文旅、文创文博、品牌营销、生态建设等领域拥有产业链整合优势。2017年以来,双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智慧旅游、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智慧旅游方面,甘肃先后设计开发甘肃特色旅游线路产品80条(跟团游20条、自由行20条、目的地参团40条),在美团进行售卖,累计销售额预计超过1.26亿元。通过美团APP各种广告位,大力宣传推广甘肃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有效提升了“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全省4A级和5A级旅游景区与美团直签在线售票达到97%以上。
乡村旅游方面,依托美团平台,搭建了甘肃乡村旅游品牌馆,整合了甘肃乡村旅游线路、特色美食、民宿、农特产品等旅游资源和产品,汇聚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形成了甘肃乡村旅游在线服务平台,为广大游客和网民提供了精准高效的在线服务。
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先后完成乡村旅游人才培训2000余人次,通过美团渠道帮助推广销售甘肃土豆、洋葱、山药、蜜瓜等农产品超过9200吨。特别是制作了《马铃薯的前世今生》卡通动画视频,在多个网络平台投放,让更多网民了解了定西马铃薯的独特魅力,也让定西马铃薯走上了北上广市民餐桌。
“互联网+旅游”,解锁甘肃旅游消费模式
互联网赋予了文旅产业和文旅产品诸多可能。结合甘肃特色旅游资源,美团和甘肃文旅厅将合力开发乡村振兴文化游、农文旅融合游、秀美生态自然游、非遗红色文化游四大文旅产品。2021年将重点对莫高壁画、魏晋砖画等人文资源,草原绿洲、冰川雪山等生态资源,陇南乞巧女儿节、通渭书画艺术节等特色传统文化活动进行深度包装,打造跟团游、自由行、目的地参团等20条旅游线路产品。
甘肃神奇的土地、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民族,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沙漠戈壁、名刹古堡、草原绿洲、冰川雪山、红色胜迹和民族风情等独特景观,成就了“交响丝路·如意甘肃”这一家喻户晓的文化旅游品牌。
同时,将通过“互联网+旅游”,打造旅游资源整合产品,向广大网民和游客展示甘肃各地旅游特色,为游客提供景点、路线、美食、酒店、活动、攻略、社交等“一站式”服务。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特产通过互联网销往外地,帮助农民增收。甘肃土特产馆、避暑胜地、最美乡村等板块,将全省乡村旅游景点票务、农家乐订餐订房、土特产销售、乡村旅游交通、旅游纪念品营销与美团对接,搭建了甘肃乡村旅游网络营销新平台。
树立融合思维打造助农增收新模式
根据合作计划,双方将围绕“农民放心种、美团放心卖、政府放心补、市民放心吃”的发展模式,切实加大农产品直采力度,2021年计划助农销售蜜瓜400吨、南瓜600吨、红提400吨、土豆400吨、苹果400吨,加速优质农产品从原产地直达社区,同时吸引社区居民走进农产品原产地,真正实现“以吃带游,以游促吃”。
甘肃既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有得天独厚的农产品资源。从2018年开始,美团就致力于帮助甘肃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城市居民餐桌。今年,美团将在助力农产品上行的基础上,打造“文化旅游+农产品”宣传售卖整合专辑,建立种植基地,联动当地文化旅游和农特产品销售,进一步帮助当地农民创造更多农产品销售空间,实现农旅产品销售精准化、农旅发展联动化、产业产值最大化。
除了双方在文化旅游、助力农产品销售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之外,美团还将充分利用平台丰富的广告资源,通过拍摄制作短视频、举办网络直播等手段,大力宣传推广甘肃文化旅游和农特产品,不断丰富“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内涵,推动甘肃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进入快车道,打造“文化旅游+农产品”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分析师曾喆)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