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自2020年以来,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工商局、税务局等多家单位以解决市场主体办事繁、办事慢等突出问题为导向,积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呼和浩特市的营商环境明显提升。在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价中,呼和浩特市营商环境排名从2019年的倒数第一名,提升到2020年的正数第二名,成绩斐然。其中,一些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简化审批流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呼和浩特营商环境,呼和浩特市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便民利企九条措施》(以下简称《九条措施》),将市本级行政权力压缩44%。《九条措施》从提效率、强服务、树诚信、治顽疾四个维度发力,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良好营商环境。

据了解,《九条措施》对简易低风险项目推行“极简”审批,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用地规划许可和工程规划许可办理时限缩短到一周以内;简化“破路破绿”项目审批方式,通过一表申请、并联审批,将“破路”和“破绿”审批时限均压缩至3个工作日。

为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行政审批有关部门充分运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积极推进“互联网+行政审批”的模式,精简审批前置条件,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实行同步评估、同步审批、同步反馈等方式,实现了审批时间减一半的目标。

创新监管办法,规范市场秩序

为加快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发展,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呼和浩特市创新监管方式,建立了“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机制”,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工作方案》《呼和浩特市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管理办法》。

“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机制”完善了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有利于提高企业满意度和公众信任感,进一步打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为拓宽监管渠道,构建完善的监管反馈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呼和浩特市在“12345”为民服务热线平台设立营商环境投诉专席,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实行专项督办。为推动监管政策落地,相关部门加强执纪问责力度,对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影响呼和浩特市营商环境整体形象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多元的管理办法和严格的问责制度,促使呼和浩特市营商环境监管形成了有效闭环,规范了市场秩序,从而使得市场主体能够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中良好发展。

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效能

在井然有序的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大厅里,有引导人员指导群众办理的流程,窗口内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专注地办理着各项业务,热情地为群众提供服务。一改往日大家为了办成一件事要去多个部门、多个窗口,多处跑、来回跑的局面。

“一件事一次办”“只跑一次”的局面,是多个部门联合优化服务共同努力的结果。目前,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为目标,强化数据应用共享,围绕企业从开办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为企业开办提供“一站式”和“全方位”的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为企业设置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推行“五个一”并联审批办理模式和“前合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工作流程,实现了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结”,将企业开办平均办理时间缩减到半个工作日之内。

为降低企业群众创业的经济成本,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呼和浩特市通过政府买单的方式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免费提供税务税控设备等材料设备,进一步降低企业初创成本,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提高企业满意度。

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呼和浩特市相关政府部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整合优化服务内容,推出更多便民的“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让大众感受到真正的便利,呼和浩特市营商环境正越来越好。(杨静)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