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以“税”之力赋能自贸区建设

 挂牌两年来,苏州自贸片区累计形成全国全省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100余项,其中4项获评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最佳实践案例”,25项在全省示范推广。靓丽成绩背后,也有苏州工业园区税务局的一份贡献和担当,通过创新税收征管举措、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强化税收政策服务等探索实践,为苏州自贸片区注入源源不断“税动力”。

重视需求、问题导向创新税收征管举措

两年来,园区税务部门不断强化制度创新应用,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

以增值税数据赋能项目为例,其在全国率先集成实现了面向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智能申报、智能推送、智能监管三大服务功能。除帮助纳税人准确申报外,还能精准向纳税人推送税收优惠政策提醒和风险提示信息。3月试点以来,片区一般纳税人使用智能申报功能共计5.62万户次,系统推送优惠应享未享提醒29个项目1463户次,增值税申报票表比对异常数量降幅达40%以上。

同时,园区税务部门开设新办企业“直通车”,将“税务新办套餐”链接嵌入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网站平台,与“工商网上登记”等事项形成“一网通办”全流程集成服务;探索人工智能审批新模式,上线新办套餐自动化审批系统,平均审批时间缩短至0.25小时;推行不动产交易“一网通办、并联审批”,单笔存量房交易办税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五分之一,实现24小时不打烊、全自助。

对标国际、高点定位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园区税务部门的税收包容审慎监管态度和机制,让集团坚定了在中国、在园区发展的信心。集团总部做出升级苏州公司为中国总部的战略决策。”乌斯特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斌说。

近年来,园区税务部门对标国际、高点定位,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例如,园区税务部门对18个涉税事项实行一个年度内“首违不罚”。今年以来已对1200余户次企业实施“首违不罚”;集成推出“网上办、自助办、邮寄送、线上答”等“非接触式”办税服务,不见面办税比例超95%,推行免费邮寄发票服务;实现多元化缴税方式,在全省率先推出第三方支付缴税功能,纳税人使用支付宝、微信或云闪付App扫描二维码缴税,办税厅可将缴纳的税款直接入库;录制中英双语系列政策视频,开展递延纳税政策点对点宣传……

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强化税收政策服务

丹纳赫旗下贝克曼库尔特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全新推出的流式细胞分选仪目前正在从苏州工厂发往全球各地。

“我们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除了依托强大的科研团队和技术设备,也离不开减税降费。”贝克曼库尔特财务负责人赖冬梅说。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贝克曼库尔特享受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的税收优惠政策,仅此一项,2020年企业享受减税1480余万元。

税收政策密切关系着企业能否在苏州自贸片区建设中享受到发展红利和机遇,为此,园区税务部门坚持税收政策“研究、争取、落实”三位一体,建立服务需求响应机制、专家团队工作机制、重点企业局领导调研服务机制,以系统的税收政策服务制度和机制,更好满足纳税人需求。(周玉 王梦菲)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