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新闻发布会在兰州举行。会上,深度解读了《甘肃省关于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工作方案》,全方位介绍了甘肃省实施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的工作任务,推动甘肃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以来,甘肃省紧抓国家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历史机遇,围绕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试验区,先行先试,创新探索“龙头企业+种植基地+产地加工车间(工厂)”试点,促进甘肃省中药材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助推农民增收致富、陇原乡村振兴。
据悉,甘肃省药监局已实施完成129个中药材标准、100个中药炮制规范和60余种中药制剂的工艺改进和标准修订。制定国家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五年发展规划,组织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与评价、饮片炮制规范和标准、中药安全检测技术等监管领域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打造中药材监管科学技术创新、开放、共享平台和甘肃中药人才培养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立科研创新实体——甘肃药物产业研究院,建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生产管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标准、中药安全检测技术等6个专业研究室。2020年中药材中药饮片合格率达99.5%,较2019年提高近5%,甘肃省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中成药优势品种达到21个。
《方案》聚集建立从中药材主产区直接加工供应的市场产销体系,从源头上保证了中药质量安全,提升了甘肃道地药材的声誉和附加值,对于实现优质优价,提升甘肃省中药材品牌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分析师冯敏)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