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贷款利率放开两周:中外资银行十里不同天

贷款利率放开两周:中外资银行十里不同天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8月02日16:58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在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两周之后,工、农、中、建四大行按兵不动,态度相对谨慎。外资银行则显得较为轻松,纷纷对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表示欢迎。专家认为,可以预料,具有先进管理架构和理念的外资银行将起到“鲶鱼”作用,推动金融市场进一步充分竞争。

新华社冯璐、黄玫

广州(CNFIN.COM / XINHUA08.COM)--记者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采访10多家中外资银行发现,在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两周之后,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华外资银行的应对态度不同,显示出“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利率市场化遭遇“十里不同天”

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时近两周,金融市场反应如何?

工、农、中、建四大行按兵不动,态度相对谨慎。四大行广东省分行接受采访时均表示,尚未收到总行关于相关指导精神及具体业务调整的通知,目前利率市场化的影响还未渗透到地方的具体事务中。

国内目前唯一的一家民营银行开始积极应对。民生银行深圳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净息差收窄、贷存比攀升是短期内的必然影响,目前正响应总行号召,计划大力发展小微金融和小区金融,并围绕区域特色做产业链金融及供应链金融。此外,零售业务将成为银行战略重点,提前研究创新负债产品也非常重要。

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反映,未来银行经营业绩有可能承压。平安银行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和零售贷款占比较高,短期内虽无实质影响,但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推进,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将有所下降,须通过调整业务结构、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等提升竞争力。”

外资银行则显得较为轻松,纷纷对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表示欢迎。渣打银行有关负责人说:“渣打银行对中国加快利率市场化表示欢迎,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渣打银行将积极参与这一进程。”汇丰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汇丰将积极参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并通过满足企业客户的金融需求服务实体经济。”

外资银行“鲶鱼效应”未来显现

专家认为,各类银行不同的态度,显示出各自的行业地位。但可以预料,具有先进管理架构和理念的外资银行将起到“鲶鱼”作用,推动金融市场进一步充分竞争。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说,目前银行间大部分资金在四大行手中,尽管四大行可能走得比较慢,但也最为稳妥。民生银行处于金融创新的前沿阵地,希望借机扩大规模。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灵活性强,但处境也最不利,会在应对利率市场化方面走在前列。外资银行已接受过利率市场化洗礼,经验优势明显,尽管受限于我国资本账目制度,但是对此最为欢迎。

尽管市场份额仍偏小,但应该看到,更多的领域正向外资银行敞开。日前,渣打银行在中国发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加快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渗透。近日证监会批准汇丰、花旗、东亚、恒生等八家外资银行代销基金,而财富管理正是外资银行在中国传统业务的重要一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峰会公开的资料简报亦显示,中国将允许合格的外资法人银行参与中国国债期货交易。而近日QFII额度扩容,也使得外资银行参与中国市场的空间更为广阔。

面对利率市场化,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风险管理方面。“外资银行普遍持有较高比例的国债和央票作为流动性缓冲,避免介入目前中资银行积极涉足的创新同质业务,提升压力测试频率,加强整体风险管控。正是有了精细的风险管控能力,让外资银行在风险定价方面更为完善。”白朋鸣说。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金融全球化发展,国际银行多维度金融创新打造服务链条,包括投融资服务、跨国转账和全球现金管理服务、跨国理财投资等,海外资产扩展迅速。而中资银行业务拓展模式仍较传统,国际化发展战略定位与发展主线尚未清晰,国际业务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银行应加快转型应对市场“冲击波”

专家表示,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多重因素将中资银行推向更开放的市场竞争,中资银行须加快转型升级和集约发展,积极应对业绩“冲击波”。

“政府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正在加快,银行间竞争将更为激烈。”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说,银行须优化资产业务布局和信贷投放结构,抢占市场先机。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2-2013)》,受经济增速放缓、基准利率两次降低、利率市场化加速等因素影响,2013年,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面临多方面挑战,预计全年盈利增速继续放缓。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银行机构需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寻找一条更适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发展路径。

“利率市场化导致存贷业务收入下降,金融脱媒使得直接融资占比提高,这都迫使商业银行朝着中间业务发展。”民生银行深圳分行有关负责人说,当前银行基础产品高度同质化,找寻到自己的特色化、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将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关键,必须加强中间业务、交易业务等方面的创新。

业内人士建议,为缩短转型“阵痛”,银行要提足拨备、控制杠杆,完善内控机制,做好定价授权与尽职免责设计,提高风险管理技术,缩短风险管理传导和决策链条,业务管理架构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完)

[责任编辑:陈周阳]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