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论坛】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四方面助力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2日电 以“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为议题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分论坛10月21日上午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表示,近年来,金融系统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三大任务,推动金融政策体系不断优化,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不断增强,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范一飞介绍,近年来,人民银行深入推进实施金融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金融普惠进程,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稳定性,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9月末,M2余额与社会融资规模分别为234万亿元和30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与10.0%,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对实体经济保持了较强的支持力度。

二是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民营小微等金融服务“增量、扩面、降价、提质”。积极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突出直达性和精准性,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激励相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7.4%,支持了4000余万户小微经营主体融资,同比增长30.8%。同时,自9月30日起全面实施12项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的措施,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

三是优化间接融资结构,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金融支持。构建绿色金融政策激励体系,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加大对绿色低碳、能源保供转型的金融支持。加强货币信贷政策指导,积极完善差别准备金率、扶贫再贷款等工具,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加强金融、财政、产业等政策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做好区域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加大对京津冀地区、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等的金融支持。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13.9万亿元,同比增长27%;涉农贷款余额41.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1.8%。

四是加强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持续将信贷资源向高技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领域倾斜。建立科技企业融资对接机制,加大对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9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2万亿元,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利用科技力量深入推动金融普惠和提高金融支持效率,下沉金融服务重心,推动金融APP适老化改造和金融服务线上线下融合。6月末,农村地区个人银行账户超47亿户、银行卡近38亿张,助农取款点超85万个。

当前,国际格局深刻变革,新冠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面临分化,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不稳固、不均衡等问题。范一飞表示,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定力、以我为主,注重长短期、内外部均衡,从“稳总量、调结构、优服务、防风险”四个方面入手,助力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稳定货币总量。搞好跨周期调节,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GDP增速基本匹配。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二是调整信贷结构。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支持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加大对绿色、科技、民营小微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三是优化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基础金融服务可获得性,聚焦小微企业、农民群众、老年群体,用数字金融服务手段弥合数字鸿沟。

四是防控金融风险。深入整治各类违法违规金融行为,密切监测、排查重点领域风险点,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透明度,规范市场发展秩序,促进金融行业回归本源。


编辑:史可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史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