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成了“绞肉机”
核心提示:4月3日,证监会公布了第一批IPO抽查企业名单,30家。刘畅深深舒了口气,他供职的企业不在其中,身为公司董秘,3个月来,他终于可以暂时睡个安稳觉了。
今年1月8日证监会决定开展IPO财务专项检查以来,已有167家企业撤单,尚有109家申请中止审查。这一专项检查,对于许多试图通过上市融资壮大发展的企业来说,除暴露企业业绩、成长性等问题外,还显示出中国股市包括发审在内的诸多制度问题。因漫长的上市未果,大量企业受到了致命的伤害!这样的伤害又意味着什么?
解读IPO撤单榜
4月3日,证监会公布了第一批IPO抽查企业名单,30家。刘畅深深舒了口气,他供职的企业不在其中,身为公司董秘,3个月来,他终于可以暂时睡个安稳觉了。
这场在注册会计师眼中“超越日常审计要求”的IPO财务核查风暴,让891家排队IPO的企业,在3个月时间内,缩水近三分之一。167家退出,109家申请中止审查,仅剩615家尚在排队。
4月9日,证监会财务抽查工作正式启动,30家“上榜”企业屏息凝神。而撤单的167家企业,除了个别已开始踌躇满志再次冲击IPO,多数黯然神伤。“6年止步金融街。”一位董秘在企业IPO撤单后,发出这样一条微信。
被套的企业
和前期递交财务报告的“大塞车”类似,IPO撤单企业也集中在3月30日、31日两天。主板与中小板,两天撤了41家企业。“与其让自己成为媒体关注的唯一焦点,不如大家商量好一起撤,分散注意力。”某业内人士猜测。
有关撤单背后的原因,受访企业大多不愿表态。但从会计师事务所、券商等中介机构口中,可窥得一二。“基本都是业绩问题。”在一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杜威说。
为适应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要,目前国内创业板对发行人设置了两项定量业绩指标以供选择:一是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积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二是要求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
“这种要求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嘛!”浙江自由投资人杨光澜直言,“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怎么可能做到连续增长呢?”
而采访中,几乎所有撤单企业也均将业绩受损的原因,归咎于2012年宏观经济低迷。既然如此,为何在年底业绩已明了的情况下,企业还会扎堆上市?又为何非要等到3月31日财务核查最后时限才选择撤单?
“去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多是被套了。”刘畅说。
创业板自2009年设立以来,在多数企业、PE眼中,仍是“市盈率更高,融到的钱也更多”的平台,“不少企业争着上创业板,多少也有点这方面的原因。”刘畅称。
但意外的是,2012年11月,证监会突然暂缓IPO审核,并在今年1月8日正式对外宣布进行IPO财务核查。因“堰塞湖”被迫排队等待至2013年的IPO企业,财务审查年限又增加了2012年。而大多企业受宏观经济影响,2012年业绩下滑,不能达到创业板上市要求。
“如果没有‘堰塞湖’或者财务核查,可能企业冲一冲也就过会成功了。”浙江某制造企业董秘称。据其介绍,几年前股市一片大好,有家公司老板最初是靠民间借贷投项目,想上市后再让资金周转开来。当时,这样赌一把的企业也最终成功上市了,而且现在经营得还不错,“不过今年形势下这种赌一把的心态估计是不行了。”
“创业板对业绩成长性的要求,多少会让企业感觉有些不公平。”刘畅说。在北京金融街筹备上市期间,他看到不少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业绩下滑了可能不到10%,就必须撤单;而申请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业绩下滑20%的也有,却没有对上市造成影响。
IPO撤单的另一原因,刘畅认为是财务造假。
“就往年来看,大部分企业利润是五六千万元,计算下降了10%,也就是五六百万元,通过一定的财务调整,补上这笔钱应该很容易,但今年没人敢做这个事情。会计师事务所以前可能对一些不规范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必须认真审查。”
证监会在选择第一批IPO抽查企业名单时也称,“鉴于本次专项检查的目的在于推动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因此抽查过程将对以往存在违规行为的中介机构有所侧重。”
但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杜威却并不认为“恶意财务造假”会存在。“造假对大所和执业人员来说,风险成本太高。一旦被发现,除了面临高额的罚款之外,事务所还可能被吊销证券资格,执业人员也会被逐出这个行业。”不过,他同时也承认,“以前项目人员不会主动质疑企业财务造假,只有造假事实能明显看出来的,我们才会去查。现在审查的角度变了,效果肯定也会不一样。”
[责任编辑:邹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