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经济增长的地产“脐带”
□本报记者 张敏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文,以前所未有力度落实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虽然文件列出了多条措施从各个领域进行调整,但在措施落实的过程中,如何将地产资金挤出,并投入到实体经济的其他领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策的效果。
在当前经济结构中,不合理、不平衡的成分大量存在,其中之一便是房地产所占比重较大,并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经济增长。近期,经济增速放缓态势明显,大量实体经济领域急需提振,而在房地产市场,投资维持高位,“地王”频现,各方资金有重归地产的趋势,并使得市场带有一定的非理性情绪。
房地产过热的危害显而易见。在各地持续多年的“地产热”中,不少实体经济资金投向房地产领域,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实体产业发展乏力,又无法为当地夯实经济基础并聚拢人气,反而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同时,在规模庞大的地方债务中,相当部分投入了房地产,以及相关的交通、基建等领域。由于地方债务主要靠土地收入来偿还,更进一步加剧了地方政府发展房地产的动力。如此一来,地方政府就陷入土地财政的循环往复中,难以自拔。因此,“去房地产化”不仅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更有着缓解债务风险压力的考量,现阶段,这个进程的推进已迫在眉睫。
事实上,在当前城镇化进程推进的关键时期,房地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房地产业相对较高的利润率也将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挤出房地产业的部分资金,目的并非遏制市场发展,而是在扶持实体经济的同时,降低房地产业的过热风险。
当前房地产领域的资金,包括专业房地产资金和实体经济转移资金两个部分。其中,前者除专业房地产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投资外,还包括信托、私募等被房地产吸收的部分。(下转A02版)
切断经济增长的地产“脐带”
(上接A01版)后者则专指能源、家电、服装等实体产业中流向房地产业的部分资金。两者虽无明确的界限,但仍可通过一定的手段,引导后者的回流。
首先,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差别化信贷政策和名单制管理原则,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规范资金流动的重要闸门。限购、限贷等措施,则是遏制投机投资需求的主要手段。严格执行上述政策,是防范系统风险的第一道关口。
其次,抓紧建立长效机制,警示楼市风险。房地产之所以“吸金”,在于其高企的投资回报率。为遏制实体经济资金的进入,需使之看到高回报背后的风险。对此,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房产税等长效机制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可凸显部分区域的市场风险,对外行资金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再次,遏制土地财政冲动,规范地方债务平台管理。作为房地产调控的重要参与者,地方政府的卖地和融资冲动始终存在。对此,可从税制改革制度和土地所有权制度入手,平衡地方财政收支,并逐步剥离地方政府的土地经营管理权限。同时,强化对地方债务平台的管理,在管控风险的同时,对资金流向进行引导。
最后,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资金的流动是趋利避害的市场选择过程。与证券化的资金相比,普通资金的投资往往具有盲目性,且对风险的预估能力较低。为此,需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使资金流到政策利好的领域,避免盲目进入楼市。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