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借势互联网金融正逢其时
□本报记者 张洁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给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向,同为民间发展起来的民资银行与互联网技术,相得益彰地迅速结合起来。
7月5日,金融国十条明确提出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10月30日,2013互联网金融全球峰会如期召开,仅一千人的会场吸引了三千人的到场关注,昭示着互联网金融企业如火如荼的蓬勃发展态势。
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为民营银行推开了广阔空间,也为民营银行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目前,民营银行的发展还存在诸多掣肘,尤其是无法实现跨地域发展,这显然不利于其做大做强。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民营银行突破地域限制打开了通道,民营资本风险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不过,这并不代表互联网可以解决其存在的全部问题。因为在互联网上,信息透明、过程可寻、数据公开,民营资本不得不面对相对更加透明和严格的各方监管。所以互联网金融对促进民营银行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业内专家认为,面对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未来有望将采用普惠的金融模式,即是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金融业务。
首先,从发展信贷业务来讲,民营银行不仅要做传统业务,还可以做网上业务。按照银监会的规定,目前民营银行还不能实现跨地域发展,突破地域的限制。而互联网金融技术,将会很好的补充和拓展有限的地域限制业务,覆盖更多的中小企业及民众,实现金融的普惠。
再者,可参照或学习供应链金融办法,促进民营信贷。以供应链金融上下游结合,形成不断滚动前进的信贷融资模式,发展民营银行的信贷业务。
最后,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对民办银行业务的最大贡献,也被业内无数次提及的是,银行的存放汇业务。民营银行真正建立起来,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建立和运用合作是不可避免的,也成为首要且必要做的事情。
另外,可以设想,民营银行建起来,其业务模式或许不仅限于信贷,还可能涉及保险、基金、理财、债券,因此民营银行作为综合产品的销售平台,网络直销模式将会成为趋势。
就现状而言,互联网金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触网存在风险,为规避这种风险,将来有关部门会及时出台相关法规、细则,互联网金融的民营道路也将越走越规范。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