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企稳为深化改革 赢得宝贵空间
⊙沈建光
延续三季度以来的经济反弹态势,10月官方与汇丰PMI双双回升,官方PMI为51.4%,比9月上升了0.3个百分点,且达到18个月以来的新高,汇丰PMI终值50.9,比9月上升了0.7个百分点。向好的经济指标增强了决策层对全年经济达到7.5%目标的信心,经济在目标区间运行有利于改革政策的推进。预计下周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财税、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流转,独生子女制度、行政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或有大突破。
在带动10月PMI 反弹的各因素中,生产指数大幅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10月生产指数达到54.4%,较9月上升1.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企业原材料采购活动随之更趋活跃,采购量指数为52.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为9个月以来的新高。而从需求指标来看,10月新订单指数为52.5%,虽仍处高位,但比9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显示当前需求增长仍慢于生产扩张,值得警惕。毕竟各方对制造业产能过剩已达成共识,生产指数与需求指数差距再次扩大至1.9个百分点,警示未来仍需要注重产需平衡。
从企业规模来看,不同类型企业境遇差别明显。一方面,大中型企业PMI指数继续回升,且中型企业PMI指数首次回升至50%以上,情况明显转好。而另一方面,小型企业PMI仅为48.5%,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这恰好表明在本轮经济复苏受益者大多是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获得的支持力度仍然有限。
结合PMI数据与当前的宏观经济数据分析,笔者预计10月其他宏观经济数据整体上仍将保持较高水平。10月六大电厂日均耗煤有所回落,预示工业增加值或从高位有所走低,预计同比增长为10%。投资是拉动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基建投资与房地产的投资仍然强劲。虽然截至9月铁路基础建设仅完成年内计划基建投资的62%,但四季度会有显著提升。
美国经济复苏弱于预期以及10月上旬政府关门对中国对美出口均有较大影响。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50.4%,比9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进口指数50%,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数据显示,10月波罗的海航运指数累计下降了25%,而截止到10月25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也累计下降了10.5%,其中,地中海航线下降了20%,而美西航线下降了9.1%。笔者据此预计10月中国出口或将为零增长,进口增长受影响较小,或将保持10%的增速。由于去年底中国已出现资本流入的态势,存在贸易套利行为,致使去年底出口数据便有一定虚高,未来数月出口不容乐观。
10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3.3%,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有所回落,显示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势头呈现减缓迹象。与此相对,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显示,10月能源、化工产品以及有色金属价格环比回落,而矿产品、建材、轻工原料价格环比回升。笔者预计10月PPI或将达到-1.5%,持续处于通缩区间。但从终端消费品价格来看,10月食品价格并未延续早前的上涨趋势,9月曾大幅上涨的蔬菜和水果价格有所回落,肉价涨幅也有所趋缓。预计10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但非食品价格特别是房价上涨导致的居住价格的上涨值得警惕,预计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据此估算,10月CPI或将走高至3.3%。
从PMI以及其他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向好的态势已基本稳定,使得未来政策更加注重于结构调整有了保障。事实上,当前政策已有了转向调结构的迹象。例如,近期银行间市场利率再次走高,市场流动性趋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央行货币政策从紧的意图:资本流入的格局将大增流动性,房价与通胀双双回升的态势需遏制,企业杠杆率风险需防范。另一个可佐证的依据是,10月前27日,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贷款仅为930亿,新增量不足千亿。笔者预计10月新增贷款或在5500亿元左右。如果全年经济增长达到7.7%,就为明年的改革赢得了宝贵的空间,预计明年经济前高后低,全年增速或将在7.3%左右。
(作者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