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其他 > 中欧所打造中欧金融合作战略平台 未来将力推中企赴欧上市

中欧所打造中欧金融合作战略平台 未来将力推中企赴欧上市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12月03日19:34分类:其他

核心提示:陈晗表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当中,全球市场对中国相关金融资产的配置业务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该所将以成为欧洲时区人民币计价以及中国相关金融工具交易平台和风险管理平台,打造中欧金融合作战略平台为目标,力推中国企业到中欧所发行股票,支持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对接。

新华社记者 山晓倩

深圳(CNFIN.COM / XINHUA08.COM)--2016第12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于12月2日至4日在深圳召开,出席会议的业内人士围绕人民币国际化和中企走出去等话题展开了热议。中欧国际交易所(中欧所)联席首席执行官陈晗表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当中,全球市场对中国相关金融资产的配置业务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该所将以成为欧洲时区人民币计价以及中国相关金融工具交易平台和风险管理平台,打造中欧金融合作战略平台为目标,力推中国企业到中欧所发行股票,支持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对接。

中欧所运营“满岁”月余 打造中欧金融合作战略平台

成立于2015年10月18日的中欧所刚刚度过“一岁生日”。数据显示,中欧所在法兰克福开业一年来,交易额稳步增长。截至2016年10月底,累计总交易额达36.6亿元人民币,其中以人民币计价产品的交易额达2.85亿元。此外,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在中欧所上市的人民币债券已有约100多只。

据陈晗介绍,一年前,中欧所正是在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下应运而生。当时市场上离岸人民币存量越来越多,但在欧洲没有相关人民币产品可以投资,中欧所适时提供了一个产品池,顺应市场需求而诞生。

资料显示,中欧所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团、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按照40%、40%和20%的比例,共同投资2亿元人民币合资成立。陈晗表示,事实上,中欧所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德交所集团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沪港通开通之后,成立中欧所更是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从某种程度而言,中欧所可以说是上交所在欧洲的延伸。

他还表示,作为中国和欧洲之间合作的金融平台,中欧所一方面要成为欧洲时区人民币计价以及中国相关金融工具的交易平台和风险管理平台,另一方面,也要成为中国各类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业务合作发展的新平台。与此同时,还要成为链接中国和欧洲金融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支持中德两国之间先进制造业合作,支持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对接。

值得注意的是,与别的交易平台不同,中欧所是只专注于中国相关业务的综合性证券期货交易平台,但运行时却采用欧洲市场规则,接受欧盟监管,这亦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搭乘人民币国际化快车 未来将力推中企赴欧上市

据悉,中欧所当前阶段的业务模式较为特别,着重于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品牌建设,产品的清算、托管业务则外包给股东交易所的各子公司来运行。而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当中,全球市场对中国相关金融资产的配置业务需求会越来越强烈。作为一个离岸平台,中欧所如何提供对全球投资人有吸引力的产品将是一个挑战。

对此,陈晗表示,从融合服务的角度而言,现在中国融资企业走出去越来越多,而金融服务却跟不上。基于此,该所下一步将重点从事股票和衍生产品业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化、股权合作跨境并购提供金融支持与服务,推进中企到中欧所发行股票,服务其在欧洲落地发展。

“如果中企成为欧洲上市公司,不仅可以解决融资的问题,还可以提升在欧洲市场的品牌知名度以及市场准入度,另外还可以建立其对当地投资人的信任度,有利于在当地生根发展。特别是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欧洲有众多的隐形冠军,而中国企业也跟其有着紧密的合作”,陈晗说。

根据市场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中企海外上市脚步未停,香港市场依然是首选,共计有28家中企完成IPO;其次是美国市场,共有6家中企完成IPO,其中1家登陆纽交所,另外5家则登陆纳斯达克。

中企赴海外上市热情不止于此,媒体引用普华永道、纽约梅隆等联合发布的《中国资本市场洞察调研》报告显示,即使在中国内地市场上市估价更高,许多中国企业依然会考虑到诸如上市便利程度、股票交易流动性等多方面原因,而寻求海外上市。调研结果显示,30.2%的私营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上市。约11.8%的私营企业或近40%正计划IPO的企业表示,他们更倾向于在海外市场上市或再上市。另外,中国企业在未来24个月内也十分关注并购活动。在对上市企业的调研中,40.6%的企业对国内并购感兴趣,28.1%则关注跨境并购。私营企业也热衷并购,38.2%的私营企业在未来24个月内有国内并购计划,22.4%则在关注国际并购。(山晓倩)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