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沪市主板1644家上市公司、科创板全部331家公司通过半年度报告、上市公告书等形式披露了2021年半年度主要经营业绩信息。
各项数据显示,在国家政策的精准调控和有力支持下,沪市主板公司正在逐步走出疫情影响,生产经营稳中向好,业绩增长稳中有升,绿色发展稳步推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成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重要力量和缩影。同时,科创板公司作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呈现出较强的韧性活力,与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相比,今年上半年经营恢复稳健快速增长,实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同时,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继续保持高位,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践行者,初步展现了依托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主板:业绩重回疫情前增长轨道
2021年上半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1.96万亿元,同比增长23.94%;实现归母净利润2.08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9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15%、44.40%。值得一提的是,与2019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增长20.22%,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增长11.58%、13.17%,业绩重回疫情前的增长轨道。
从盈亏面上来看,沪市主板公司盈利比例大幅增加,亏损公司家数及金额齐降。上半年共1467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达89.23%,较去年同期上升5.05个百分点,其中八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半数以上公司增幅超过30%。上半年亏损公司为177家,较上年同期减少83家,74家一季度亏损的公司在上半年扭亏为盈,实现业绩修复。
上半年,实体类公司归母净利润占比达43.74%,较上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实体产业质量与效益齐增,沪市主板实体企业和金融企业盈利结构配比更加合理。以电热燃气及水生产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民生保障行业,积极配合国家政策,稳物价、保生产,为经济复苏和国民生活提供稳定保障。
2021年上半年,沪市主板新兴行业快速发展。14家集成电路公司增势尤为强劲,合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24倍。在双碳政策引领下,沪市主板公司在新能源产业的布局持续深化。沪市主板实体类公司共投入研发资金2424.78亿元,同比增长39.17%。
一批战略性新兴行业投资增速尤为强劲,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了新依托。其中,医疗器械、光伏设备增速分别为58.6%、34.8%,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拉动性、引领性行业。
科创板:以高质量创新引领发展
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040.50亿元、归母净利润433.19亿元,同比增长55.14%和105.24%。超九成公司实现营收增长,56家公司实现营收翻番。此外,部分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主要是受海外疫情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股权激励费用增加、研发投入加大等因素影响。
在科创板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条件下,先后有19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4家红筹企业、2家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1家发行存托凭证企业成功上市。2021年上半年,这些企业整体营收增幅达到56.82%,发展势头良好。16家未盈利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1.74亿元,同比增长129.46%。
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六大战略新兴行业均呈现较强的增长势头。生物医药行业持续推进创新研发,特别是新冠检测、疫苗相关龙头企业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借助产品销售增长带动业绩快速提升,行业公司以整体营收90%、归母净利润176%的增速位列第一。新能源行业产能快速扩张,叠加下游需求旺盛,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幅分别达到76%和157%。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也总体实现了较高的业绩增速,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07%、53%、48%和44%。
科创50指数成份公司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81.52亿元,同比增长46%。截至目前共有9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分别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29%、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30%和注册制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77%。
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合计研发投入金额达到254.03亿元;剔除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公司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14%。科创板持续推动形成技术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引导资本投入的有效循环,营造产、学、研、资共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良好生态。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