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财经新闻 > 瓷都德化的创新产业之路

瓷都德化的创新产业之路

2011-11-15 10:25来源:新华08网时长:20分
 
 
视频介绍

这里是千年古县、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但是,瓷器技术的落后、国内同行业间的恶性竞争,使得这座中国瓷都外表光鲜而内心酸楚;曾经的中国瓷器,如今只能充当欧美瓷器市场的“地摊货”。如何摆脱这种尴尬局面,使中国瓷器能真正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如何避免行业间的恶性竞争,树立真正具有核心技术的民族品牌?德化瓷器业的转型,又给了中国企业怎样的启发?欢迎收看本期《新行标——瓷都德化的创新产业之路》。

瓷都德化的创新产业之路

来源:新华08网    责任编辑:赵鼎

日期:2011-11-15 10:25

分享到:

0%0%

视频文稿

洞悉行业态势,引领产业航标。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今天的新行标.被誉为“中国瓷都”的福建省德化县,以白瓷瓷雕扬名海内外。德化白瓷色泽温润、线条细腻,曾经远销各地,被誉为“中国白”。不过晚清以后,随着陶瓷业的规模化生产,德化的白瓷逐渐衰落。虽然目前德化是中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不过艺术瓷产品单一、缺乏创新,外销瓷基本上都是廉价的西洋工艺品,成为笼罩在这个陶瓷古城上空的一片乌云。要重振德化陶瓷“瓷中上品”的声誉、让德化瓷重归高档陶瓷行列,创新成为了德化的陶瓷从业者们绕不开的路。百年字号“蕴玉瓷庄”

在德化城关的一条小路上,这栋其貌不扬的小楼房便是德化的百年老字号“蕴玉瓷庄”新的工作室了。“蕴玉瓷庄”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瓷雕大师苏学金所创,传到苏珠庄手上已经是第四代了。

和景德镇擅长在瓷器上作画不同,德化以白瓷瓷雕闻名于世。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法国人把明代德化白瓷称作“中国白”(BLANC DE CHINE),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

德化陶瓷人的“另类”——苏珠庄

苏珠庄笑称自己是德化瓷雕人中的一个“另类”。他年轻时叛逆,因为苏家是瓷雕世家,他的父亲苏玉峰希望儿子也要传承这样技艺,不过苏珠庄很厌恶;后来随着陶瓷越来越工业化、产业化,很多同龄人都去办企业当老板生产日用瓷赚大钱去了,苏珠庄却又喜欢上了瓷雕,还去了专业美院专门学习雕塑。

德化现代陶艺家协会主席 苏珠庄:现在都是跟商业挂在一起,跟商业挂在一起,你把持不住的时候就会从艺术领域消失了。就我那个时代,我同一批的人,现在很多人都从艺术领域消失了。

不过,有了学院背景的苏珠庄也并没有就完全捧起他们祖辈的老一套。他的瓷雕作品在德化依然算是个另类。和众多德化的瓷雕艺人所创作的传统风格大相径庭,苏珠庄的作品虽然几乎也都是白瓷,但他的作品充满了西方雕塑的韵味,表现的思想也更加前卫和现代。像眼前的这幅作品,叫做《误读水浒》,这些瓷雕里的水浒人物有的弯腰驼背、有的线条夸张,流露出背叛和狡诈的气息,这和大家传统理解的梁山好汉很不一样。而苏珠庄就是要用这样的手法来表现出当时当代的感触。

德化现代陶艺家协会主席 苏珠庄:小时候看水浒,羡慕的是那种英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兄弟情义。但现在反过来看的话有一些变化,不是我们小时候想象的那样一些英雄形象。它里面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然后就有一个冲动,想把它表现出来。  我个人认为,我们当下人应该做当下事。你在传承的基础上要做当下事,你所做的东西要跟当下的时代背景融合起来。就是百年以后,我们的东西有这个时代的痕迹在。

我国陶瓷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挑战一:三大因素促陶瓷品外销困难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令本来就夹缝求生的德化陶瓷处境更加艰难。国际经济环境不断恶化、人民币升值和中国国内劳动力、资源等成本的上涨,西洋小工艺品的外销显得越来越困难。

德化县政府副调研员 黄发建:比如说天然气,天然气的价格原来是两块九,到三块两毛五,现在已经到了三块九毛八,有可能还有上升的趋势。这样对企业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福建德化环宇陶瓷有限公司总裁 黄美罗:你想,就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还有员工的成本大幅度增加,这三个加起来就加在了我们的产品上面。加在产品上面,客人就觉得你很贵,很贵他就觉得,要不买少一点。

挑战二 :冰火两重天下的中外陶瓷业

如果说这些独立艺人代表了德化瓷器在艺术上的创新的话,那么将这种创新上升到企业乃至产业层面,德化的陶瓷企业和整个产业在工艺瓷方面发展上所面对的困难却要多得多,我国整个陶瓷产业的发展和艺术品位与欧美企业也是差距明显。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得益于西洋工艺瓷的大量出口,德化陶瓷产业不断繁荣壮大。目前陶瓷业是德化的支柱性产业,全县现有陶瓷企业1100多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2010年德化全县陶瓷产业产值12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7.65%,德化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不过,西洋工艺瓷的产品技术含量很低、单件商品的盈利非常微薄,也很容易受外部市场的影响。一旦外部经济环境发生波动,本来就靠微薄的利润维持生计的陶瓷业,马上就会陷入困境。

德化坤恒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 柯国镇:我们出口的都是低档货,中国的东西在卖场上架的是很少的。从我出国观察,极少上架的。(就是那种在地摊夜市上卖的那种?)差不多。

比如我们做德国的啤酒杯做得非常多,做了将近8年的杯子,今年开始(市场)就差很多。每个陶瓷杯子可以买同样容量的玻璃杯4到5个,价格萎缩得很厉害。

挑战三:瓷器:生活用具还是艺术佳品?

就在德化陶瓷厂商在为利润微薄而苦恼时,国外陶瓷企业却又是另一番光景。9月份刚刚落幕的第十四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吸引了来自日本、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30家境外陶瓷企业到会参展。从价格高昂的艺术珍品,到平民价位的日常摆件,从生活必需的卫生洁具,到制作精良的餐厨器皿,这些企业带来的制作精良、极具特点的产品给我国陶瓷行业的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来自匈牙利的这家参展商是第一次参加陶博会,但是他们的展品却格外受到大家的青睐。一套陶瓷的茶具,不管是色泽还是器型,都大大超出人们的意料:翠绿泛着油光的外观,有金属的质感,在光的折射下还能有产生光晕,形状像曲折的荷叶,更像是西方神话里的神灯。

匈牙利参展商迈克:这个东西里面是陶瓷做的,外面的颜色用一种技术做了处理,做得比较像金属一些。

这些在本土企业眼里不过是日常生活用具的瓷器,却在欧美企业手中变成了艺术气息浓厚的艺术佳品,让我们不禁心生感慨:是不是我们的观念太陈旧了?

工作人员介绍说,欧美企业用做艺术瓷的方法来制作生活用瓷,自然价格不菲,但是他们依然不愁销路,因为企业的定位就是主打高端市场,而这方面恰恰是被很多本土企业所忽略的。 陶博会仅仅是目前陶瓷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日趋国际化的陶瓷市场,让国人高呼过瘾的同时,也让我市的陶瓷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进入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德化外销瓷的增速迅速放缓,外部客户压价、内部成本提高,让企业的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薄利多销”的发展模式越发难以为继。以质取胜、创立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抢占高端市场成为德化政企双方共识,陶瓷业转型升级快马加鞭。

福建德化环宇陶瓷有限公司是德化最早从事外销瓷生产的企业之一,也是当地一家比较大型的外销瓷生产企业。2011年以来,他们的订单不但没有减少,还逆势上涨,靠的就是不断创新。

我国陶瓷产业新曙光:产品创新之路

福建德化环宇陶瓷有限公司总裁 黄美罗:我们公司比较注重创新。因为创新,因为这个产品的品质,客人每年买我的东西都好卖,好卖就赚到钱了就继续在我这里买。今年他们就把一些没有设计的,或者品质做得很差的,或者觉得不好交流、服务不好的,他就先把这些企业给砍掉了。砍掉之后对于我们来说反而更好了,订单更集中在我们身上了。

也有的公司由原来的单纯出口转向国内工艺瓷市场。德化坤恒工艺品有限公司一方面引进技术设备改良陶瓷生产线,一方面加快产品的创意设计,在国内市场开发更具个性化和创意的产品。

德化坤恒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 柯国镇:全德化做白色茶具的统货,高价位的卖七八十,低价位的卖七八块。是同样的成本、同样的泥巴,走统货压力就很大。所以我们定位在比较有个性化的客户群,比如文人啊、艺术家啊、或者是艺术品味比较高的这些圈子。

创新之路遭遇知识产权难题

不过,迈开创新的步子并不容易。据了解,德化大大小小的1000多家陶瓷企业中,不少企业都以模仿市场上的流行设计并低价出售为生。追求创新的企业一方面要付出研发成本;另一方面还要随时准备应对专利和版权的官司,以及那些仿制者发起的价格战。“薄利多销”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产业创新却又陷入了知识产权屡遭窃用的境地。一边是已经穷途末路、没有前景的仿制、廉价之路,另一边则面临投入高额研发成本却被仿制者窃取的尴尬与无奈,德化瓷器的发展前景似乎是一片迷雾。

德化坤恒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 柯国镇:你做的东西出来好卖,我就跟着你的屁股走了。工厂这么多,竞争压力又这么大,我报1块钱,你报9毛,等下到了另外一家又报6毛。(就打价格战了)对。

中国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对还不完善,短时间内显然难以建立起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德化乃至中国整个瓷器行业,真的是无路可走了吗?

创新之路:从设计创新到科技创新

在德化曾有这样一句话:想要穷,烧郎红。高温红釉瓷由于烧成率极低,被称为为“千窑一宝”。在古代,红釉瓷基本上都是出现在皇家宫廷,普通窑烧红釉瓷会让烧制的人倾家荡产。但当前情况下,掌握瓷器烧制核心技术,却成了既能实现创新,又能有效避免他人窃取研发成果的一件法宝。德化的陶瓷企业主徐少东经过多年试炼,终于在2005年成功掌握高温红釉瓷的技术。白瓷之都从此又增添了“中国红”,德化的陶瓷种类和品质均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

富贵红陶瓷艺术总监 徐少东:我只懂得的一个道理是,参加国际赛事的各国团队肯定都有当地的领导带队,我就是要让他们看到富贵红、了解富贵红,同时也是让他们真正的了解中国的陶瓷并不是他们在国外看到的那样都是低廉的。

德化坤恒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 柯国镇:我觉得德化有大大小小这么多工厂,如果每家厂都能做出自己的特色,那我们的品牌就上来了。

发展的关键:企政共建推动陶瓷产业转型

为提升产地优势和产业形象,德化县政府近年来也提出坚持“传统瓷雕商品化、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艺术化”的发展思路,从“质量”、“品牌”、“文化”等多方面助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福建德化县副调研员 黄发建:从中低档的转为中高档的市场,转入这个市场之后,我们在生产数量不减少的情   况下,如何提高单件产值,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就是我的作品具有了核心价值。

为促进转型升级,今年7月,德化还成立了“高档日用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档日用瓷生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加入联盟,整合资源,突破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合理调节资金、人才、设备,创建分工协作机制,形成抱团发展。联盟还发挥行业自律的平台作用,有效规避产品仿制、低价恶性竞争等行为,增进陶瓷行业合作。据统计,2011年1至6月,德化县陶瓷产业实现产值43.56亿元,增长30.30%;规模以上陶瓷产值41.97亿元,增长30.38%。虽然今年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但在目前恶劣的大环境下,德化陶瓷产业全年基本上能够保持稳定。

瓷都德化的产业转型与升级之路实际上是我国各领域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在我国劳动力成本渐渐提高、价格竞争优势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如何依靠技术创新重新取得竞争优势,从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需要各行业在战略高度进行严谨的调查和细致的规划。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避开种种壁垒,真正靠实力赢得市场和口碑。好,这就是本期《新行标》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观看。更多节目欢迎登陆www.xinhua08.com查询,也欢迎您将对节目的意见与建议发送到我们的邮箱,我是严翊宁,下期再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08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08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