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巴关系看金砖机制未来
新华08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荀伟)金砖国家德班峰会已经落下帷幕,金砖机制的发展和未来更受瞩目。作为金砖国家中两个代表,中国和巴西的合作,对于观察金砖机制有重要启示。
巴西和中国的贸易联系非常紧密。2012年中巴贸易额达到857亿美元。事实上,早在2009年,中国就已经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巴西也于最近两年成为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
中国社科院巴西研究中心秘书长周志伟指出,从经贸关系层面来看,中巴关系是金砖国家间增长最快的一组关系。据巴西央行统计,中巴贸易从2003年的66.8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857亿美元,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增长超过十倍。
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总领事孙荣茂在接受巴西媒体采访时说,中巴贸易额、投资额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中巴两国的潜力相比,这种速度和规模“还远远不够”,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巴西众议长马亚在访华时曾预测,未来数年两国双边贸易年增长率将达20%至25%。
另一方面,巴西政府也非常看重本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发展。2011年罗塞夫总统访华时就曾表示,巴西不满足于仅仅向中国出口原材料,而是希望能在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上同中国加强合作。
周志伟表示,在金砖机制下,中巴同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大国的“共同身份”得到突显和加强,从而使两国能从更高层次认识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
此外,中国和巴西在文化上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北京巴西人组织”主席星海说,中巴人民都特别注重亲情。她说:“巴西人对于“家”的概念和中国人非常相似,都是扩展到直系亲属以外的远近表亲所组成的大家庭。”巴西人的主流价值观特别强调包容、慷慨和求同存异,这和儒家思想推崇的“君子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不谋而合。同时,和中国人一样,巴西人也以处事灵活多变而著称。
回顾金砖机制的发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专家孙岩峰认为,金砖国家峰会对双边关系最大的贡献就是“各国元首定期会面,增强发展共识、政治互信,甚至可以加深领导人之间的相互了解”。
正如巴西总统罗塞夫所说,金砖国家从不掩饰分歧,只要金砖国家团结合作,就有能力应对,并对其他国家产生积极影响。巴西众议长马亚在访华时表示,巴西和中国并不是竞争者的关系,两国的互补性非常强,我们应相信这一互补性,这对两国发展是有益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于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主旨讲话中说,金砖国家刚刚成立5年,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我们要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金砖国家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好,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好。只要我们坚定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自信、对金砖国家合作的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够兴旺发达。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