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多只存单指数基金宣布“限购” “货币+”类产品迎来机遇

中国基金报|2022年01月26日
阅读量:

首批南方、富国、鹏华、华富、中航、惠升、六家同存指数基金多数都发布了限购或者限制大额申购公告。据了解,市场震荡避险情绪加剧,让资金涌入低风险产品,而目前存单指数基金收益率高于货币基金,也是资金流入的原因之一。

超70家基金公司积极布局的存单指数基金,是基金行业曾出现的一道风景线,显示出行业对这类产品的重视。

这类被行业寄予希望的产品近期“火”了。记者发现,首批南方、富国、鹏华、华富、中航、惠升、六家同存指数基金多数都发布了限购或者限制大额申购公告,从业内传来消息也发现这些产品规模抵达“百亿规模上限”,采取比例配售。

记者从业内了解,市场震荡避险情绪加剧,让资金涌入低风险产品,而目前存单指数基金收益率高于货币基金,也是资金流入的原因之一。

多只基金宣布“限购”

同存指数基金频频发布限售公告引起市场关注。

1月26日就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同存指数基金“限购”公告。如鹏华基金宣布,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鹏华基金决定自2022年1月27日起暂停办理鹏华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证券投资基金的申购、定期定额投资业务。自2月07日起恢复办理本基金的申购、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届时不再另行公告。

而就在1月20日,鹏华基金就发布了该基金规模控制的公告,基金的总规模不超过100亿元。

在1月22日,鹏华也发布了同存指数基金暂停大额申购和定投业务的公告,当时公告显示,2022年1月24日起,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的申购、定期定额投资金额限额设置为人民币500万元,如某笔申请将导致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基金金额超过人民币500万元(不含500万元),将有权拒绝该笔申请。

不仅鹏华基金,富国基金近期也是连续发布公告。在1月25日,富国基金宣布,自2022年1月27日起暂停接受富国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基金的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申请(蚂蚁基金、腾安基金、陆基金除外)。再此期间赎回及转换转出等业务正常办理。自2022年2月7日起恢复本基金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不仅如此,惠升基金也宣布,自2022年1月27日起,惠升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证券投资基金的所有销售机构及直销渠道将暂停接受单日每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和转换转入本基金超过500万元的申请(不含5,000,000.00元,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和转换转入的申请金额合并计算)。

在基金限制大额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和转换转入业务期间,其他业务照常办理。自2022年2月7日起,恢复办理大额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和转换转入业务。

华富基金在1月26日也宣布,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华富同存指数基金基金的所有代销机构及本基金的直销网点自2022年1月27日起,暂停接受单个基金账户对本基金日累计金额5万元以上(不含5万元)的申购、定投及转换转入业务申请,如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的申购、定投及转换转入本基金金额超过人民币5万元以上(不含5万元),本基金管理人有权拒绝。

自2022年2月7日起,投资者通过本基金的所有代销机构及本基金的直销网点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含定投及转换转入)本基金金额上限由5万元(不含5万元)调整为1000万元(含10,00万元)。

规模或突破百亿上限 频频限制规模

在春节之前积极发布限购或者限制大额申购的公告,业内消息称或是近期资金流入较多有关。

富国同业存单AAA指数基金基金经理张波表示,首批存单指数基金经历一个月的封闭期后陆续打开申购赎回,得益于央行降息以及跨年后资金利率下降,各期限存单收益率普遍大幅下行,因此存单指数基金业绩表现较好,叠加开年以来权益市场波动较大,部分避险资金转入存单指数等低风险产品,以上原因共同推动部分存单指数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据他了解,近期此类产品的认购量颇大,目前行业内有不少同存指数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100亿上限,甚至有产品连续一周都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产品需要进行规模控制,基金总规模上限为100亿元人民币,并采用“按比例确认”的原则对本基金的总规模进行控制。

一般是基金在开放日常申购(含转换和定期定额投资,下同)业务过程中,当日有效申购申请全部确认后基金资产净值接近或达到100亿元的,基金将暂停申购并及时公告,后续基金管理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恢复申购并及时公告。

若T日的有效申购申请全部确认后,基金的总规模不超过100亿元,则对所有的有效申购申请全部予以确认。

若T日的申购申请全部确认后,基金的总规模超过100亿元,将对T日有效申购申请采用“申购申请比例确认”的原则给予部分确认,未确认部分的申购款项将依法退还给投资者,由此产生的利息等损失由投资者自行承担,请投资者留意资金到账情况。

“据我了解,近期行业确实关于同存指数基金有较大量的净申购,不少产品都抵达规模上限。”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之前6只同存指数产品合计总销量也仅在152亿元,有些产品成立期间仅20亿左右,显示出近期涌入资金量颇大。

为什么会有资金涌入同存指数基金?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存单指数基金相比货币基金收益能够高出几十个BP,部分参与首发认购的客户收益比较高,有些能取得年化5%的收益,不过预计后期收益会有所回落。此外,节前配置“货币+”客户的需求也比较大。

还有人士表示,同存指数基金主要是作为货币理财替代,存单指数基金是七天持有期的产品,正好填补银行理财产品的这个持有期限空档,加上目前股票市场行情不佳,公募基金也比较难发,闲置资金没处可去,一些因理财产品到期赎回的资金就转为买入存单指数基金,或许待权益市场好转,资金又会回流股票市场。

“货币+”类产品迎来机遇

在2022年,A股市场震荡,加上货币基金新规,或给了“货币+”、短债基金、存单指数基金带来机遇。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监管发布《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从经营投资理念、风险管理、人员及系统配置、投资比例、交易行为、规模控制、申赎管理、销售行为、风险准备金计提等方面,对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托管人和销售机构提出相较常规基金更为严格审慎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销售渠道,都有用其他净值型产品分流部分规模较大的货币基金的意愿,存单指数基金就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替代产品。

张波表示,伴随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投资者对于产品净值波动的接受度逐步提高。存单指数基金采用市值法估值,具有投资标的清晰、组合久期较短、信用风险可控、流动性良好等优势,未来作为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有效补充,规模或将稳步提升。

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货币基金新规对货币类产品格局产生影响,从投资回报角度,未来不论是互联网还是其他机构营销平台,大概率会通过产品创新等方式引入更多的“货币+”类产品来吸引更多个人投资者,如组合杠杆和剩余期限更宽松的中短债类基金,申赎方式上具有一定粘性的滚动持有型基金等。

“长期来看,监管意图是要鼓励净值型产品,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短债基金、存单指数基金这类净值型现金管理产品也有望成为基金行业与财富管理市场各家争夺的新着力点。”还有人士表示。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尽管存单指数基金有望阶段性跑赢货币基金,但是存单指数基金无法实现T+0快速赎回,也没有支付功能,这或许是目前互联网渠道没有发力销售存单指数基金的原因。不过存单指数基金若是能做出比货币基金高出稍许的收益率,可能会吸引一部分银行渠道此前购买理财产品客户。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