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指数 > 正文

全国首只寒区试车指数出炉 产城融合助力黑河走上产业发展新高地

新华指数|2025年01月10日
阅读量:

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且寒区试车重要性日益凸显的当下,黑河凭借其独特地理优势与长期产业积淀,在寒区试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1月8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黑河市人民政府共同推出的全国首只寒区试车指数——中国(黑河)寒区试车指数最新成果在黑龙江省黑河市成功发布。该指数由新华指数研究院编制运营,以数字化形式,全面展现了黑河寒区试车产业的强劲发展态势与广阔前景,成为洞察该产业发展的关键窗口。

图片2.png

图为中国(黑河)寒区试车总指数结果(单位:点)

从总指数来看,2023年黑河寒区试车总指数达到221.72点,同比增幅达41.56%,是2019年基期以来平均增幅的2倍。这一强劲增长态势得益于多方面因素。区位上,黑河处于北纬47°-51°的冰雪“黄金纬度带”,冬季漫长寒冷且结冰期长达200天,为寒区试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天然环境,吸引众多车企纷至沓来。行业层面,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变革期,“新四化”浪潮推动产品迭代和研发试验需求激增,寒区试车作为关键环节愈发受到重视。政策方面,黑河积落实应国家和地方政策,全力支持试车产业发展,构建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在这一系列有利因素的推动下,黑河市的寒地试车产业也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参与。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旗下的黑龙江省交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投智联公司”),投资3.3亿建设了国内寒区首个封闭式陆地型全场景自动驾驶测试场——黑河市自动驾驶测试场。交投智联公司依托测试场完备的测试、评价、验证、研发、应用等场景及配套,吸引国内多家智驾企业的入场测试,助力黑河寒地试车产业实现由传统性能测试向智能网联测试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测试场积极推进我国寒区智能网联测试标准的制定,孵化出边缘计算、自动驾驶改装等一批前沿技术,推动我国寒区智能网联技术成果的示范与应用。

图片3.png

图为交投智联公司黑河市自动驾驶测试场

在产业引领维度,指标运行结果为211.51点,同比增长28.58%。黑河持续拓展产业空间,已形成以市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的试车产业链,涵盖12家试验企业、21处试验基地、24个专属试验基地及120 多条性能试验路,能够满足多样化试车需求。同时,创新能级提升显著,新落户3家检测研究机构,使总数达7家;参与制定标准新增5项至32项;专利数量新增6件至35件。这些成果有力增强了产业竞争力,巩固了黑河在国内寒区试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如在2023-2024试车季,来黑河测试的企业数量增长28%,测试车辆同比增长68%。

产业集聚方面,指标运行结果为263.45点,同比增长54.58%,成为总指数增长的核心动力。汽车维修产业发展迅猛,维修台数与业务收入分别大幅增长,标志着从维修保障向维修产业的成功转型;委托试验承接企业与车辆数量快速上升,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充电桩运营成效显著,形成3公里服务圈,其中政府与企业协同发力,充电桩数量同比增长51%。尤其突出的是,驾乘体验成为新兴业态,活动场次增长近两倍,带动参与车辆近乎翻倍,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图片4.png

图为中国(黑河)寒区试车指数分项指数结果(单位:点)

产城融合维度,指标运行结果为193.59点,同比增长46.29%。试车与文旅深度融合,成果丰硕。试车节人流量增长1.5倍达560万人次,文化艺术展览场次增加250场,特色旅游收入增长近2.5倍达38.92亿元,酒店业收入逆势上扬,全市宾馆数量增加,充分彰显了试车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强大辐射带动作用。此外,赛事经济蓬勃发展,参赛人员增长至200人;会议经济取得突破,参会人数达400人,为城市经济注入新活力。

黑河寒区试车产业在当下的蓬勃发展,已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的璀璨明珠。展望未来,随着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加速以及寒区试车需求的不断攀升,黑河有望凭借其坚实的产业基础、完备的设施条件与政策优势,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吸引更多国际知名车企与前沿科技企业在此开展深度合作,成为全球寒区试车产业的核心枢纽与创新高地。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