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工商联+检察”同心护企助发展
今年以来,三明市工商联和市检察院持续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三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今年以来,三明市工商联和市检察院依托双方合作共赢长效机制,结合今年在全市联动开展的“麒麟护企”专项行动,以打造“工商联+检察”同心护企工作品牌为抓手,持续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三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健全机制,密切配合,共绘协作护企“同心圆”
深化沟通联系,构建“四同”机制。持续深化检企互动沟通联系机制,建立调研同行、民企同进、信息同享、诉求同解“四同”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互通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编发专刊8期、发布典型案例10件。
坚持以点带面,营造浓厚氛围。在全市11个县(市、区)33家重点民营企业集中挂牌“检察护企联络点”,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结合“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39次,收集并解决民营企业需求26件。
强化谋划部署,开展巡回活动。创新“3+N”“麒麟护企”主题巡回工作模式,每月联合到一个县(市、区)开展主题巡回活动,邀请当地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执法司法机关和民营企业家代表等参加,举办法治讲座7场、受益民营企业家近500人,形成护企助企合力。
履职尽责,注重效果,共聚法治保障“向心力”
依法履职助力民企松绑减负。检察机关针对工商联关注反映的“挂案”和涉企违法财物查扣冻问题,常态化开展涉企刑事“挂案”专项监督,梳理涉企刑事案件105件139人,监督撤案9件11人、终止侦查6件17人、解除取保候审11件14人;扎实开展民营企业涉税犯罪案件涉案财物专项检查,依法监督公安机关解冻账户9个,涉及资金140余万元。
落实宽严相济,审慎办理涉企犯罪案件。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批捕116人,起诉148人,帮助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894万余元;深挖企业“蛀虫”,办理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职务犯罪案件16件17人,追赃挽损1.7亿余元。
保护知识产权护航民企健康发展。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构建繁简分流、快审快结履职模式,办案期限从56天缩短至30天;开展“空壳公司”专项打击治理,梳理疑似“空壳公司”131家,督促吊销“空壳公司”12家。
形成合力,提振信心,共当为企解忧“暖心人”
强化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市检察院在三明中关村科技园设立三明法务区检察中心,市工商联积极参与联动协作,共同协商推出“明检护企”微信小程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订制化的司法服务。
加大对企业普法宣传力度。联合组建“麒麟护企”志愿宣讲服务队,开展法治巡讲活动30余场,对全市130多家企业开展“菜单式”普法,制作“法治大礼包”,为民营企业常态化开展普法教育提供优质的检察产品。
着力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发挥市非公企业服务中心检察联系点平台作用,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受理、有效办理、积极答复,共妥善处理5件重点涉企信访件;深化“检察监督+根治欠薪”机制,支持起诉、仲裁260件,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1133万余元,引导民营企业梳理类案问题,明确解决办法,提早预防欠薪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季风)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