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钟山烟草:“智”天而作 增收有“数”
广西钟山烟草将数字技术引入传统烟叶生产过程中,不仅为烟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成为乡村振兴的“数字密码”。
一部手机成为掌上“新农具”,一台电脑成为烟田“新管家”,一个智慧平台成为连接千家万户的“指挥舱”……近年来,广西钟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紧随时代潮流,将数字技术引入传统烟叶生产过程中,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智慧大棚育苗品质好
在钟山县公安镇大莲塘育苗工场,数字技术与烟叶育苗巧妙地结合。智能设备“傍身”,坐落在田间地头的一个个育苗大棚摇身变成智能大棚,用数据代替经验判断,育苗更专业,管理更精细,质量更有保障。
数字化育苗管理。毛岗摄
“以前育苗的关键期,一天到晚跑大棚、记温度,自从在育苗工场安装了温湿度在线监控仪,一切工作看数据,全部环节有章可循。现在,整个育苗过程像播放一首交响乐,数据就是指挥棒,一挥一动,都是精准的节拍。”钟山县局(营销部)农艺主管卢永军说。
培育壮苗,温度湿度管控是育苗管理的关键环节。温湿度控制得当,就是保障烟苗健康成长的秘诀。“今天室外温度高,育苗棚内升温快,赶紧通知工人去打开棚门通风,给苗儿们透透气。”育苗工场负责人廖其智笑着说。
在钟山烟区积极推广育苗大棚在线监控系统,大棚温湿度实现精准调节,不仅保证了烟苗的成活率,而且在病毒检测上也实现了“零记录”。这样高标准的育苗质量,赢得了卷烟工业企业和烟农们的高度认可。
数据烟田管控产量稳
“现在我们的烟叶生产智慧管理中心就像指挥室,各种数据、图像汇聚于此,决策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数据驱动,高效而精准。”钟山县局(营销部)副经理唐志友介绍。
烟田间的小型气象站。毛岗摄
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钟山县局(营销部)通过智改、数转、网联,积极探索构建“1+3+N”烟叶数字化转型体系,以数字技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粮烟双优发展,引领农业现代化。
田间地头,摄像头和传感器像是眼睛和耳朵,捕捉着烟田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看,这些实时数据直接送到我们的管理平台上,烟叶长势怎样,哪里需要施肥,一目了然。”烟叶股股长董义庆在大屏幕前指点着。
同时,钟山县局(营销部)利用无人机测量烟田,测量准确又省事;利用在线气象站的力量,采集空气、土壤、光照、降雨等农业气象参数并自动上传云端,为烟农提供气象信息和灾害预警。
摄像头、传感器、检测仪、无人机……一个个“新农具”犹如眼睛和耳朵,捕捉着烟田每一个细微变化,数据多跑腿,田管更科学,为烟株健壮成长保驾护航。
数字烤房“赶烘”助增收
俗话说:“烤得好一身宝,烤不好一堆草。”烟叶烘烤是烟技员和烟农心中公认的最“煎熬”的环节。
烟叶烘烤数字门。毛岗摄
“以前烘烤季经常熬夜,睡三四个小时就要起来看一下,特别担心烤坏了。现在烤房装上了智能化温湿度控制器,不仅能实时观测到烤房的温湿度,而且遇到关键指标异常,还能自动预警,提醒及时作出相应处理,真正做到了一部设备烤好烟。”替换普通烤房控制器,采用智慧触摸屏,实现远程控制;在现有烤房控制器上扩展远程温湿度采集和图像采集功能,实现远程监测,实现智能、精准烘烤,有效提升烘烤均质化水平,实现烤后烟叶质量提升。
“智能烘烤实现了用数字智能替代人工经验,既保证了烟叶烘烤质量,也减轻了烟农劳动强度。”钟山县局(营销部)局长、经理黎锋说:“今年将继续加大烘烤设施数字优化投入,增加“互联网+智能烘烤”平台运算能力,向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四个维度发力,不断提升管理效率,为数字化转型做出贡献。”
上“云”用“数”,智慧烘烤。“云烘烤”平台,深度挖掘数据价值,科学助力烘烤,降低劳动强度,真正让精准烘烤走进寻常百姓家。(虞秀本)
编辑:穆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