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 > 正文

集美大学“福籽同心”实践队:守护边疆儿童心 铸牢中华民族情

海峡导报|2024年08月27日
阅读量:

本次活动获2024“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以及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石榴红”专项活动的立项。

8月11日-20日,集美大学“福籽同心”实践队往前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龙江乡勐外坝村勐外坝完全小学,开展为期10天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由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谢书书教授、学前教育系主任尹箫博士和7位来自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组成,其中包含2名少数民族学生。

94179a9708304e13838d07a2afd03eab.png

本次活动获2024“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以及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石榴红”专项活动的立项。为了切实为建设边境幸福村贡献力量,本次活动抛开以往“推普”的常规思路,围绕“守护边疆儿童心灵”主题,设计了以心理课程为线索的特色推普活动。

“心理+推普”,开启边疆支教创新模式

勐外坝村地处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龙江乡南部,紧邻中缅边界,是一个地理位置偏远、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边境农业村庄。勐外坝完全小学是村里唯一的学校,全校共有10名专任教师,100多名学生。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知识系统亟待完善,普通话水平限制了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另外,由于地处边境,部分学生面临着单亲、留守等特殊的家庭结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需要得到关注和协助。

基于该背景,集美大学“福籽同心”实践队揭榜挂帅,有机地将“心理”和“推普”进行结合,设计了“心理+推普”的创新支教课程,针对即将进入青春期的五、六年级学生,提升其自我认知,加强其自我体验,增强其自我控制。在构建自我意识的同时,将推普内容进行融合,使9天的课程形成“心理+推普”的完整闭环。

从“守护边疆儿童心理”角度,学生在“给自己的第一封信”课堂上进行自我反思,在“寻找闪光点”课堂上培养了自信心,在“毛病侦探”课堂上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在“烦恼漂流记”课堂上倾诉和解决内心的困扰,在“做情绪的主人”课堂上识别和管理情绪,在“理想绽放”课堂上憧憬未来的无限可能,在“发现新自我”课堂上给自己写了第二封信,重新认识自己。

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角度,学生在9天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共进行了8次演讲、角色扮演、烦恼树介绍、朗诵、游戏、理想自我阐述等语言表达训练,进行了6次书信、感想、剧本等文字撰写训练。通过“诵游中国”“图游中国”“乐游中国”“甲骨奇缘”“青韵瓷趣”课程,以识、唱、诵、做等方式,全方位体验中国文化,感受着国家的古老、活力、强大和美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年级的范伟说:“以前我和同学都习惯说家乡话,说普通话怕被别人笑话。这几天老师带着我们玩了好多讲普通话的游戏,很有意思!我现在不怕被别人笑话了,我们都讲普通话。”

“看到学生在第一封信里写了对自己容貌的自卑,在最后一封信里写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现在好像不那么在意自己的长相了’,感觉自己这些天所有的付出都值了。”实践队员卢月红说。

“推普要入心入脑,爱自己,爱家乡,爱祖国,是一脉相承、环环相扣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推普’的课程融合,把这种联结激发出来。”带队老师谢书书说。

“福籽同心”实践队精心设计的9天课程,实现了边疆儿童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孩子们在欢笑与泪水中,学会了倾听内心的声音,勇敢地面对自我。同时,课程鼓励了边疆儿童自信地讲普通话,大胆地书写未来。实践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的专业力量,用爱与责任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调研+家访”,探索边疆儿童成长之基

以“守护儿童心,共铸民族情”为线索,实践队采用问卷调查、入户家访和口头访谈等方法,对勐外坝村当地村民的普通话普及与家庭教育状况进行考察,探索边疆儿童的成长环境与困难。调查内容涵盖语言日常使用情况、普通话掌握程度及应用范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家庭教养情况、亲子互动情况等多个维度。

调研的同时,实践队发放并耐心讲解推普宣传手册,通过生动案例展示教育部历年推广普通话实践活动的丰硕成果,特别强调了在边疆地区推广普通话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访谈中,实践队还了解了学生家庭的亲子沟通情况,对存在的困难和困惑进行记录和解答,对学生在校参与实践活动的状况进行介绍和肯定,并提出相应建议。访谈最后,邀请家长通过拍视频、录音或文字形式,对子女进行寄语,由实践队员记录并在活动的最后一天向学生进行转达,以促进亲子沟通,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福籽同心”实践队还积极参与勐外坝村的活动,体验当地的赶圩文化,与村民齐跳广场舞,到地头田间了解农作物和稻花鱼养殖知识,与当地学生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等。实践队深入边疆村民的日常,体验边疆村生活,感受幸福边疆村的真实常态。村民们从刚开始的腼腆和回避,到后来的热情和不舍,这种双向奔赴的情感,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朴实的体现。

在结营当天,杨桐的妈妈激动地说:“你们真是做了件很好的事情,才几天时间,我儿子现在跟我都说普通话了,而且每天和我说很多话。村里的孩子真的太需要这样的活动,他们没有机会出去见世面,你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对他们的成长来说,太重要了。”

“高校+企业”,共助边疆儿童身心守护

仅凭高校学生实践队的力量,很难解决边疆儿童学习环境的现实问题。在本次活动中,“福籽同心”首次尝试向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发出“携手守护边疆儿童”的爱心邀请。“中华老字号”企业——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接受了邀请,公司人员迅速行动,高效筹备好各种物资,驱车10几个小时来到勐外坝村,与“福籽同心”实践队携手开展中医药文化推广及守护边疆儿童身心健康的爱心活动。

在实践活动结营当天,片仔癀药业公司代表结合勐外坝村石斛等中药材种植,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课,并让学生体验中医药香囊的制作。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仅学到了中医药知识,更是被中医药文化深深吸引。

在体验完中医药文化后,片仔癀药业与“福籽同心”实践队一起进行了“勐外坝儿童身心健康守护行动”,勐外坝村支部书记杨进华、勐外坝完全小学校长杨汉晓及部分师生参加了捐赠仪式。片仔癀药业向勐外坝完全小学捐赠了修缮教室地面的专项经费,保健品、文具书包等学习用品,以及牙膏、沐浴露、护肤品等生活用品,以简单而真挚的行动,彰显了中医药行业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

高校与企业的携手,构建了守护边疆儿童身心健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联盟。这不仅给予边疆儿童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更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一颗增强文化认同、语言认同、国家认同的种子。

虽然实践活动结束了,但爱与希望之种已经播撒。在某节课上,有个孩子说自己想变成一本教科书,传递知识,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这样朴实无华的语言,让在场的每个“福籽同心”队员红了眼眶。“守护边疆儿童心,铸牢中华民族情”,在推普与守护的路上,“福籽同心”永不停歇,要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情怀,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灿烂的未来之花。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