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 > 正文

善用断舍离思维,管理美好生活

新华财经|2024年09月18日
阅读量: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自身做好断舍离的基础上,也希望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助力,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积极响应人民群众在处置财产过程中的呼声,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多种可能或渠道,比如多建些常态化换书中心、多设些废旧物品回收中心,多开展常态化以旧换新服务,多些老旧物品回收指南及渠道。

断舍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减法,给生活“瘦身”,让生活更清爽,更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场内心的革命,通过管理生活,让心情不再焦虑,实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活出真正的自我。

断舍离可能需要新的解读

偶然读到一篇名为《当我要上养老院的时候》的热文,作者是湖北省一位退休作家,他在文中对因为要去养老院而不得不面对搬家并处置财产一事,发出感慨:“人生只能睡一张床,住一间房,再多的都是看着玩的!人活一辈子终于明白: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不要被多余的东西束缚住了快乐!”老人的话引人思考。当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发现,人生需要断舍离。断舍离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个生活方法。断舍离一词早在2000年就开始流行,如今,新时代背景下,断舍离可能需要新的解读。学会并善用断舍离思维,更好地管理好人生,让生活更美好!

新时代下适用断舍离的新场景

起源于日本的断舍离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整理术。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品随着日积月累而充盈各处,家居物品储存混乱无序,办公用品摆放杂乱无章,最极端的是占用公共空间储物(楼道里的废弃物、停车场的僵尸汽车或自行车等)。伴随着数字时代的来到,物品的样式发生变化,数字类物品如海量的电子照片、视频、文件等,开始存储或收藏在手机、微信、QQ、云端或电脑硬盘里,有些人不得不因为内存不够而被迫频繁更换手机或电脑。进一步的,随着互联互通的深入,每个人的人际关系图谱和朋友圈不断扩容,可能平时不太关注,一旦更换手机时,就难免要进行一次通讯录备份和转移,这时就可能会发出“这人是谁啊?!”的惊叹。还有一种情形,随着竞争的加剧,人们为应对未来规划给自己安排N个努力和奋斗目标,或同时伴有诸多爱好和兴趣,与此对应的,很多家长节衣缩食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即进行“鸡娃”或所谓的各种“卷”,试图从娃娃阶段开始储备知识,力争“不输在起跑线”上。以上三种情形,即储备电子文件、人际关系、知识,是新时代下人们普遍遇到的场景。

断舍离的实质是万一理论

虽然这些“储”或“藏”的标的物表现各异,但究其实质都离不开万一理论(万一到时候能用上呢)、准备理论(以备未来不时之需)或备份理论(多留一份总是好的)。“储”或“藏”本没有错,有时还是必须之举,如为应对某种自然灾害发生而进行提前应急准备,再如为应对未来人生有多种选择而提前布局,对此,我们应该大力鼓励并支持这种谋定而后动的努力。但毋庸置疑的是,人生有时也需要“做减法”,这个时候,断舍离的理念、态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没有断舍离,我们很可能增添很多隐形的、无形的负担或烦恼,因为物品(包括电子物品)的积累、人际的繁杂、目标欲望的过多,很可能引发不安、焦虑,甚至是某种强迫症,从而打破内心的宁静,让生活过载。

断舍离其实是选择、整理、利用、处置的系统过程

断舍离并非单纯地丢弃没有必要的和不重要的东西,相反,断舍离是一个选择、整理、利用、处置的全过程。每个过程都是一门学问,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选择是断舍离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挑出什么是你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什么是次为重要的东西,什么是不太重要的东西。选择标准因人而异,不能整齐划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和考虑。我们可以预想几个场景,或提出几个问题作为思考方向:第一,假如某一天我们要像前文所述的退休老人一样要去养老院,这时我们会携带什么家产。老人说,“我面对着如山的服装,只拣了几件爱穿的;厨房用品只留了一套锅碗瓢盆;书挑了几本还值得看的;紫砂壶挑了一把喝茶的;再带上身份证、老年证、医疗卡、户口本,当然还有银行卡,足够了!”。第二,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关注到,北京晚报一直在不断地刊登有关遗嘱继承的广告,此事一方面体现了遗嘱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如果要做遗嘱安排时,需要对哪些财产进行传承呢?第三,搬家一般都会有乔迁之喜,但也会遇到东西太多往哪放、如何处理的烦恼。第四,为应对台风、洪水、地震等极端天气而不得不临时离开家时,我们会选择什么东西作为必备物品呢?第五,我们收藏保存的海量电子类文件,什么时候用起来呢?第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自己乃至孩子们的爱好、人生目标如何进行调整和优化呢?

整理是断舍离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先前提到的整理术。以家居物品为例,就是摆放有序,各归其位,空间清爽。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即整理师,又称整理收纳师、整理咨询师,通过与委托人交流,为委托人提供家居整理、收纳方案的专业化服务。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整理这门课应该好好学学。从物品整理开始,到人际关系整理,再到电子文件的整理,都需要遵循明晰物品所在、分类、存放的过程。

利用是断舍离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要物尽其用,物有所值。对于电子类收藏物品,应该定期清理文件夹,该用的就用,该看的就看,如将电子照片制作成照片书,列出观看视频、阅读文件的计划清单并稳步落实。对于人际朋友圈,以志同道合等原则定理梳理,保持联系和问候,开展有原则、有规矩的交往,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杜绝无效社交,远离是非,享受独处,沉淀自身。

处置是断舍离的最后阶段,分多种情况:一是舍,即扔掉,放弃。例如对于一般性物品的处置,可以适用“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俗语,控制购物欲望,量入为出,定期清理家居、办公场所和公共空间,提高拥有物品的质量,清理长时间不使用的物品。对于人生目标和爱好,要与时俱进,该坚持就坚持,该调整就调整,该放弃就放弃,如果孩子在某个方面有天赋,有兴趣,可以加大培养力度,否则,就坚决放弃。随着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改革,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各个部门围绕国家大局做好人才培养,助力人们围绕远大理想,做出各自的最优选择。

二是送或赠,即捐赠或转送。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公益慈善,鼓励人们奉献爱心,帮助他人,力促共同富裕。某些城市如上海“以慈善,温暖一座城”为主题开展慈善宣传,共襄慈善盛举,鼓励献爱心的同时,让旧物有了新的归宿。一些博物馆敞开胸怀,欢迎各界人士捐赠,就如前文退休老人所悟“为什么比尔·盖茨要把自己身后的财产全部捐献;为什么马未都宣布要把他博物馆的全部藏品全部捐献”。上海醉白池公园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开园65周年之际,携手上海收藏协会旅游专业委员会、松江区收藏家协会举办“印记·园林梦”上海五大古典园林门票藏品展,为很多收藏品的未来出路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三是换,即交换或交易,让旧物活起来,实现再利用。目前国家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在提振消费的同时,也让旧物有了新的去处。上海宣布加大力度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促消费补贴资金高达40亿元,其中家电产品的“以旧换新”活动在上海各大家电卖场生意火爆。某些城市利用夜市经济,尝试开展“跳蚤”市场,激发市场活力,让旧物得以交换。某些大城市如北京、深圳的图书馆等提供的常态化或集中式换书活动,在浓郁阅读氛围的同时,旧书流动起来,发挥更大价值。我国曾规划发展循环经济,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各个二手交易平台或旧物回收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给旧物处置提供新的可能。

四是传,即财富传承。对于未来的养老生活,要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提前办理遗嘱继承安排,或借助信托制度优势办理家庭、家族信托、特殊需要信托、保险金信托、遗嘱信托、养老信托等信托安排。各地各部门努力实现政务工作一网通办,合力破解“我妈是我妈”“我爸是我爸”困局,在服务银发经济背景下,让遗嘱继承办起来更加顺畅的同时,实现个人财富(财产)的有序顺利传承。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自身做好断舍离的基础上,也希望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助力,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积极响应人民群众在处置财产过程中的呼声,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多种可能或渠道,比如多建些常态化换书中心、多设些废旧物品回收中心,多开展常态化以旧换新服务,多些老旧物品回收指南及渠道。(刘铁峰)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