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碳路司南】气候投融资需构建起标准、数据、产品、政策四大基础——专访绿色金融60人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张俊杰
张俊杰表示,推进气候投融资,至少需要四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明确的标准、准确的数据、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完善的激励和监管政策。目前这些基础全世界都还没完全建立起来,还处于尝试过程中。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陈云富)面对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所需的上百万亿元资金缺口,气候投融资被市场寄予了厚望。近年来国内气候投融资工作稳步推进,今年8月份,23个地方入选气候投融资试点,2022年也被业界称为气候投融资元年。
为何要推进气候投融资?后期试点城市要如何推进?还有哪些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带着这些问题,由新华财经与绿色金融60人论坛联合推出的《高端访谈·碳路司南》栏目组日前专访了昆山杜克大学教授、绿色金融60人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张俊杰。
气候投融资尚处于起步阶段
高温、洪水、山火……今年以来,多地出现的极端天气,以及因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让人们印象深刻,更加体会到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如何减缓这一影响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减缓气候变暖,核心的问题是资金从哪里来?”对此,张俊杰表示,一方面,现有的各类设施要向低碳转型,另一方面实现绿色发展也要推进低碳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两方面都要投入巨量的资金。尽管各大机构预估的资金额差异很大,但都在每年数十万亿元级别。“显然依赖政府是无法解决的,必须要通过政府公共部门来撬动私人部门利用市场的机制才能更好实现。”
目前我国气候投融资尚处于发展初期。“投资规模大、收益率较低、回报周期长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投资的普遍特点。”在张俊杰看来。
绿色投融资、气候投融资……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深入人心,一些新概念也层出不穷,如何识别真正的气候投融资?“气候投融资其实是任何用于气候变化减缓和气候变化适应的投融资活动。”张俊杰认为,由于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减缓排放,一种是适应变化,所以能帮助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甚至负排放的,以及采取措施帮助一些部门适应已发生的变化,应对长期的气候变迁、短期的气候剧烈波动等,都是气候相关的投融资活动。”
在张俊杰看来,气候投融资其实有一系列“抓手”:一方面是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即所有产业进行投资经营决策、消费生产活动,都要将气候变化考虑在其中,这也是发展气候投融资的初衷,另一方面高碳企业转型,一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及绿色低碳项目的融资支持,此外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一些技术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可能还未出现,这类经济活动的风险较大机遇也较大,也都需要投融资的支持。
四大基础制度有待完善
张俊杰表示,推进气候投融资,至少需要四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明确的标准、准确的数据、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完善的激励和监管政策。
“应该说目前这些基础全世界都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国内的气候投融资支持框架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都还处于尝试过程中。”张俊杰称。
其中在标准方面,目前我国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已有相关针对债券的气候投融资界定,但相比国际市场,未来还有较大完善空间。“比如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已将气候金融单列,能为欧盟的气候投融资提供指导,也为其他地区的相关活动提供借鉴。”
在数据方面,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气候投融资活动,准确、透明的数据都是基础,但目前由于没有强制性要求,不少企业还没有披露碳排放相关数据,另一方面一些披露相关数据的企业,其披露内容也差异较大,因此后期还需要建立统一的碳排放数据系统。
“有了标准和数据,就可以开发相关的金融产品。”张俊杰表示,过去绿色金融所用的工具基本可以用到气候投融资上,包括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基金和一些比较创新的如ABS、REITs、ETF等等,此外一些金融创新比如碳指数、碳保险、碳基金等等,也是气候投融资相关的重要产品。
“第四是在政策上,激励政策和监管政策是最为重要的两方面。”在张俊杰看来,气候投融资的特点是周期非常长,需要公共部门与社会部门共同分担气候投融资、气候应对创新所带来的风险,而在监管方面,不仅体现为金融的监管,也需重视减排风险的监管,因此需金融监管部门和环境主管部门联合行动保证气候投融资的有效性,以及风险承受在可控范围。
转型金融将在试点初期发挥作用
目前我国已公布了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名单,共23个城市及地区入选,包括12个市、4个区和7个国家级新区。试点地市如何形成各具特色的气候投融资发展路径,不仅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是众多地方政府努力探索的方向。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因为应对气候变化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并不代表每个地方都需要开展所有的气候行动。”张俊杰认为,事实上,对于气候投融资试点,很多地方更多看到的是新产业的机会,更多是希望通过气候投融资试点,使其能在未来的气候友好产业构建,或新一轮低碳产业成长中能取得优势地位。
在张俊杰看来,2030年前的达峰过程中,由于排放量还会上升,气候投融资工作的重点应更多聚焦转型金融活动,在这一阶段,气候投融资可以关注能够产生高共生收益的项目,即投融资支持的项目除了获得气候变化的收益,还会有较高的经济、社会、环境、能源等收益。
具体在排放减缓方面,其一是供给侧减排相关项目,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氢能,其二是需求侧减排项目上,包括工业、建筑、交通及农业,尤其是工业领域,节能循环经济以及新工艺、新材料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都是能够产生高共生收益的项目。
而在气候适应方面,节水农业、耐旱作物育种以及气候预警警报等项目,以及在碳移除领域,植树造林与工业工程中的碳捕获及封存等项目,也会具有较好的共生收益。“但在这一阶段,纯粹的二氧化碳移除项目,资金成本将非常高,收益却面临极大不确定性,或许不会也不应成为这一阶段气候投融资关注的重点。”张俊杰认为。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