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监管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 进一步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新华财经|2023年09月19日
阅读量:

业内认为,此次监管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进一步加强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财经北京9月19日电(记者张斯文)当前,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频发,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为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高度警惕此类诈骗,谨防财产损失。

9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启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业内认为,此次监管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进一步加强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民经济稳健向好,居民收入不断提升,金融业规模进一步扩张。2023年二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达449.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中国银行研究院李一帆认为,居民对金融领域的权益诉求意识进一步觉醒,对自身权益保护的需求相应增加,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消费者宣传教育和科普基础的金融知识,而是进一步升级为追求财产安全、知情权、隐私权、公平交易权以及稳健有序的行业环境,这对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质效提出了新的要求。

“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既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维护金融秩序、确保金融持续稳健运行的重要基础。”李一帆说。

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银行持续利用好“3·15”消费者权益日及其他节假日的重要宣传节点,通过自身发起或联合监管部门、政府部门以及街道居委会,统筹线上线下不同渠道扎实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工作,重点关注农民、老年人、新市民、在校学生、残障人士、务工人员等群体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产品和服务。“整体来看,银行在推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李一帆说。

中国平安有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近期,集团旗下平安人寿北京分公司等共同举办多种形式活动普及金融知识,帮助参与者以沉浸式体验学习金融保险知识,树立理性投资观念,强化防范“代理维权”“代理退保”风险的意识,关注金融安全与提升防范意识并行,助力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

警惕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监管给出三点提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出,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通常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施。

步骤一:以“保本高息”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不法分子假借债券投资、股票投资、贵金属投资、期货投资、P2P投资、外币投资等概念,推出所谓“投资理财神器”,在网络平台发布消息宣称“稳赚不赔”,以高返利、按月返利、保持现金流等噱头吸引消费者关注。

步骤二:以“专家内幕”虚假消息诱导投资。不法分子通过社交软件添加消费者好友,将其拉入“投资”群聊,然后冒充投资导师、理财专家,以“投资暴富案例”“直播课”骗取消费者信任,或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消费者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内部消息”“会员渠道”“特殊资源”等诱骗消费者参与投资。

步骤三:以“投资返利”虚假平台转移资金。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或仿冒投资平台,向消费者发送虚假链接,引导消费者下载APP进行投资,并以小额投资返利作为诱饵,不断引导消费者加大资金投入。不法分子随后迅速转移资金,甚至利用消费者急于提现的心理,以“登录异常”“服务器维护”“银行账户冻结”等名义,收取所谓“保证金”“解冻金”等,进一步扩大消费者资金损失。

此类诈骗造成的损失金额巨大,受骗人群众多。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示:

一是不存在“保本高息”理财产品。根据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消费者应认清银行理财、基金、信托、期货等均不是存款,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保本高息”“专家保证”等均是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常见套路,应提高警惕。

二是不轻信来路不明“小道消息”。消费者进行投资理财时应首选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并颁发许可证的金融机构,不轻信通过网络论坛、微信群、QQ群等传播的“小道消息”以及无合法资质的机构或人员。如对金融业务存在疑问,可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官方网站、热线等咨询核实。

三是不贪图“一时便宜”因小失大。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切忌侥幸心理、赌博心态。对陌生来电、邮件推销等非正规网络途径诱导投资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不轻易授权非官方APP使用协议;拒绝与陌生人共享实时位置、分享含有身份信息的照片,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应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避免因个人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如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形,应及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银行账号等关键信息,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