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用 > 正文

河北廊坊:以“小切口”信用改革撬动营商环境大提升

新华信用|2024年04月26日
阅读量:

今年以来,河北省廊坊市扎实开展“走访解促”专项活动,深入企业摸实情、访诉求,围绕企业关心关注的政务服务、市场监管、金融支持、招标投标等方面,以一系列“小切口”信用改革,解难题、促发展,撬动全市营商环境大提升。

信用+审批,有效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

3月8日,润泽(廊坊)国际信息港B区新型智算中心项目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发”,标志着廊坊开发区今年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审批顺利完成。

“该项目从提交‘拿地即开工’申请到施工许可证核发,仅用了45天。”廊坊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局长付万成介绍,他们采取模拟审批方式和承诺即开工审批方式,精简审批要件,提高审批速度,手续办理累计节省3个月的时间,跑出了项目行政审批的“加速度”。

去年8月,廊坊市印发了《推行“承诺制”+“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促进社会投资产业及公共服务项目加快落地的实施方案》,在全面推行社会投资新建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基础上,将“模拟审批”升级为“承诺审批”,“办证后施工”升级为“施工中办证”。截至目前,全市70多个项目应用了“拿地即开工”模式。

“承诺即许可”助推行政审批迭代升级驶入“快车道”。 目前,全市已实现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职业培训学校办学许可等83项行政许可事项,企业住所或生产经营地址变更证明等53项证明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服务效率提升30%以上,得到了企业群众的广泛好评,持续降低经营主体办事成本。

信用+监管,有效促进市场监管提质增效

廊坊市全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研发“廊坊市规范入企执法系统”,通过“扫码执法”“企业宁静日”“综合查一次”“包容免罚”等措施让执法既有尺度、更有温度。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与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有机结合,将全市23万户企业按照优、良、中、差四级九档进行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目前全市已实现23个行业监管部门在安全生产、文化旅游、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共计210项执法事项运用评价结果开展分级分类精准监管,对诚信守法的,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失信违法的,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引导经营主体依法依规经营,让守信者一路绿灯,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

同时,深入实施失信企业“暖企、助企”专项行动,深化“府院联动”,试点推行“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广泛应用“双书同达”信用修复提醒机制,对失信主体采取退出一批、帮扶一批、惩戒一批的方式,减存量、控增量。近12个月,全市退出严重失信名单的企业占被列入严重失信名单的企业总量的比例达到41.82%,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信用+融资,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为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廊坊市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依托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创新信贷产品和应用,推行线上平台“键对键”信息化链接与线下“面对面”上门服务相辅相融,实现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可得性、便利性有效提升。目前,已有2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入驻并发布信贷产品,累计帮助3000余家企业融资300多亿元。

同时,聚焦重点项目和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发展,建立重点产业企业清单和融资对接台账,提供精准服务。霸州、永清、文安、安次等受洪灾影响地区,建立受灾企业帮扶清单,摸底融资需求和信用状况,开展“一对一”服务,向复工复产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目前已投放信贷资金6.09亿元,支持1037户受灾小微企业。

信用+交易,有效促进市场竞争公平公正公开

为有效促进经营主体有序竞争,廊坊市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在交易活动中的应用。在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进入各级交易平台交易的项目,对招标人代表、代理机构人员与评标专家实行物理隔离,实现了“同标不同室,同室不同标”和“分散”评标,招标投标全程网办率、专家盲抽率、盲评率、分散评标率全部达到100%,电子保函系统广泛应用,电子保函平台已接入银行、担保二类金融机构,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廊坊市通过开展“双盲”评审改革,进一步优化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的营商环境,提高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去年以来,全市共完成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1120项,成交金额462.45亿元,节约资金59.29亿元。(刘桃熊)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