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报 > 正文

【宏观洞见】2月流动性观察:资金面平稳偏紧,利率中枢继续走高

新华财经|2023年03月01日
阅读量:

2月份,受逆回购到期、缴税、信贷投放加快等多因素影响,流动性面临压力;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保持资金面平稳。展望3月份,预估央行仍将通过大额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流动性,但若要降低后续滚续操作的压力,预计一季度后降准可能性较高。

新华财经北京3月1日电(分析师刁倩 蔡翔宇)2月份,受春节后大量逆回购到期、缴税、信贷投放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流动性面临压力;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保持资金面平稳,截至2月28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资金910亿元。展望3月份流动性,预估央行仍将通过大额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维持流动性,但若要降低后续滚续操作的压力,预计一季度后降准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从资金利率走势来看,2月资金价格波动较大,利率中枢继续上行。2月份MLF利率保持不变,LPR也保持平稳,连续第6个月保持不变。从月度利率水平看,2月月度平均利率继续上行,略微高于政策利率2%。当前经济虽已企稳回升,但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宏观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仍不可松懈,预估利率中枢将保持平稳。

2月24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下一阶段,央行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助力实现促消费、扩投资、带就业的综合效应。引导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推动消费有力复苏,增强经济增长潜能,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的战略支撑和“进”的战略空间,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一、流动性投放:多重因素扰动,公开市场滚动操作呵护资金面

2月份,春节后大量逆回购到期再叠加信贷投放加快,流动性面临压力;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保持资金面平稳。2月初有大量逆回购到期流动性承压,其中单日到期量最大的为2月2日,到期量为4670亿元。2月上旬开始受大行资金融出减弱、税期扰动等多重因素扰动,资金面略有收紧。央行自7日开始,在公开市场开展大额逆回购操作补充流动性,资金面逐渐转松。2月15日,央行开展了4990亿元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超量平价续作MLF。本次为连续第三个月超额续做,体现了央行呵护流动性的决心,有助于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增加银行贷款投放能力。截至2月28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资金910亿元。

图一.png

2月资金面保持了紧平衡,或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税费补缴、财政增加等因素吸收流动性。根据一般规律,2月为缴税小月,但是由于2021年、2022年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等政策到期,2月中旬企业需要补缴超4000多亿元。同时,鉴于3月前财政支出节奏较缓,收大于支,吸收了部分流动性,或增加资金面压力。二是银行信贷投放加快,大行资金融出减弱。一方面银行支持实体经济,保持较好的信贷投放;另一方面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提升,大行银行间资金融出减弱。三是2月初大量逆回购到期。由于1月下旬跨春节资金量较大,2月初逆回购到期资金较多。虽然以上因素对资金面多有扰动,但央行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量,保障了资金的平稳充裕。

展望3月流动性,资金面大概率平稳护航实体发展。进入3月,资金面或仍将平稳偏紧。一方面是3月初有超万亿元的逆回购到期,仍需央行加大操作呵护资金面;另一方面,3月信贷需求仍将较为旺盛、地方债发行规模大增,以及同业存单到期规模也较高,资金面维持紧平衡的概率较大。因此,预估央行仍将通过大额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但若要降低后续公开市场滚续操作的压力,预计一季度后降准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二、资金利率走势:资金价格波动走高,利率中枢继续上行

2月资金价格波动较大,利率中枢继续上行。2月以来,资金面边际收紧,资金利率震荡走高,银行间市场7天期债券回购利率(DR007)多数时候运行在2%的政策利率上方。月初资金面较宽松,但从2月3日起资金面开始收紧。银行间市场1天期债券回购利率(DR001)从1.27%上升至2月8日的2.37%,近四个交易日上行110BP,且DR001与DR007也一度倒挂。在8日、9日两日央行大额逆回购操作下资金面才出现转松态势,截至9日收盘,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下行8.35个基点至2.2872%。2月16日,DR001和DR007盘中分别冲高至4%和3%,创近期新高。随着央行持续进行资金净投放,资金面紧张局面有所缓解,22日隔夜回购利率也有所回落,不过DR007上行2个基点至2.18%。

图二.png

2月份MLF利率保持不变,LPR也保持平稳,符合预期。2月15日央行开展499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当期有3000亿元MLF到期,实现加量续作,中标利率为2.75%与此前持平,为连续第6个月保持不变。2月20日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保持一致。这是LPR在2022年8月下降之后,连续6个月维持不变。分析指出,一方面一季度宏观经济转入回升,当前下调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不高;另一方面,2月MLF维持不变,LPR下降的可能性较小。展望未来,5年期以上LPR仍有一定下行空间。

图三.png

从月度利率水平看,2月月度平均利率继续上行,略微高于政策利率2%。DR007的2月月度利率报2.11%,较上月平均利率1.91%上行0.2个百分点。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上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6.4%,比上月上升3.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当前经济虽已企稳回升,但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宏观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仍不可松懈,预估利率中枢将保持平稳,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三、货币政策展望:货币政策基调不变,着重助力促消费、扩投资、带就业

2月24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消费环境、消费秩序逐步改善,市场预期和信心平稳,加之政策支持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下一阶段,央行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助力实现促消费、扩投资、带就业的综合效应。引导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推动消费有力复苏,增强经济增长潜能,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的战略支撑和“进”的战略空间,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始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持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为保持基本稳定的央行利润提供了重要条件。具体来说,过去五年央行始终坚持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包括:一是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稳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以我为主”的利率调控,助推了综合融资成本的稳中有降;三是市场导向的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基本稳定。此外,在“稳”的基础上,央行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高质量发展增强“进”的动力。在下一阶段,央行表示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

消费复苏有望,实现经济增长的内生驱动。央行认为,在今年制约居民部门消费回暖的因素有望缓解,我国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未来仍有提升空间。包括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消费场景将得到拓展,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也能够逐步释放为实际消费,另外各地的促消费政策效果或将逐步显现。因此既要着力优化消费环境,增加高品质消费供给,引领创造新增消费需求,又要保持居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居民信心和安全感,释放消费潜力。同时,要不断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中低收入群体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总的来看,中长期保持消费稳定增长既有必要又有空间,有助于更好实现经济增长的内生驱动。不过,央行也表示,消费复苏的不确定依然存在。尤其是居民收入、资产负债表都存在疫情带来的“疤痕”,居民存款能否更多转化为消费尚待观察。

结构性工具将会继续发力。《报告》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推动消费有力复苏,增强经济增长潜能。近年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为重点发力方向,在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普惠小微、绿色、科创等领域信贷增速长期保持在20%以上。相比于去年三季度,此次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报告》中的位置明显前置,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配合财政、产业政策稳增长,并扩大精准滴灌范围,呈现“增量、扩面、降价”等特征,在促进宽信用的同时着力调结构、降成本。

2月流动性观察:资金面平稳偏紧,利率中枢继续走高.pdf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