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解读】外企私企利润数据明显改善 4月工业企业利润走势怎么看?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从4月份的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与宏观经济走势总体保持一致,盈利能力继续修复。
新华财经北京5月27日电(记者安娜)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2%,降幅较3月份收窄1.0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收窄。其中,私营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较3月份收窄7.3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由3月份的下降转为正增长,同比增速达16.3%,连续两月回升。
如何评价4月工业企业利润走势及其结构变化?工业企业盈利情况持续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从4月份的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与宏观经济走势总体保持一致,盈利能力继续修复。
4月份,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服务业生产指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加快。其中,衡量工业经济总量的指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3月加快4.3个百分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认为,经济大环境的整体好转,有利于工业企业销售工作的开展和销售收入的增加,这是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增速较3月份加快3.1个百分点。在当月营收改善带动下,工业企业累计营收由降转增,1至4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5%,一季度为下降0.5%。
4月份,“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工业生产继续恢复,产销衔接水平提升,企业营收增长加快。”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表示。
与此同时,系列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也在持续为企业盈利能力修复提供支持。如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和优化实施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以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包括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将减半征收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减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延续实施至2027年底;将减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所得税政策、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至2024年底;今年底前继续对煤炭进口实施零税率等。以上政策预计每年减负规模达4800多亿元。
从工业企业利润的结构变化来看,4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快速增长,是拉动工业企业利润整体降幅收窄的重要力量;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利润大幅改善,有利于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4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9.8%,实现由降转增,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6.4个百分点,是拉动作用最大的行业板块。”孙晓说,装备制造业利润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34.3%,较3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带动工业利润行业结构改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装备制造业的快速修复,也是我国新动能不断强化,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表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在利润普遍回升的装备制造业中,汽车行业利润大幅增长20.4倍,增速较3月份显著加快。孙晓认为,4月份,汽车等行业利润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回升。
去年4月,国内部分地区疫情散发多发,扰乱工业经济复苏步伐,尤其是作为汽车重要生产基地的长三角地区、东北地区受疫情冲击较大,工业企业利润下滑明显。
“应该看到,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的回升,有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特别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去年4月受疫情影响较大,今年4月同比增速回升有较强基数因素支撑。”张立群说,目前需求收缩的问题依然存在,许多工业企业仍面临订单不足的困境。下一步,要继续落实好稳增长系列政策部署,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抓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助力工业企业订单增加,依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好转来支持就业和居民增收,促消费,扩内需,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张永军认为,下阶段,随着国家系列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效果的持续显现,以及整体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工业企业营收有望保持增长,盈利情况也有望继续改善。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