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解读】北证50指数放量大涨4.5% 北交所改革举措密集落地
分析认为,券商做市评估测试通过、启用920独立代码号段、纳入中证全指指数样本、多家券商声称要发力北交所业务……近期北交所一系列改革举措密集落地,推进速度和力度均超市场预期,叠加微小盘股投资风格正起,北证上市公司迎来估值修复。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1日电(闫鹏、胡晨曦)截至21日收盘,北证50指数收涨4.51%,盘中一度突破940点,涨幅近12%,成交额首次突破百亿。个股方面,6只北交所个股“30cm”涨停,231只北交所个股中仅5只个股下跌。
分析认为,券商做市评估测试通过、启用920独立代码号段、纳入中证全指指数样本、多家券商声称要发力北交所业务……近期北交所一系列改革举措密集落地,推进速度和力度均超市场预期,叠加微小盘股投资风格正起,北证上市公司迎来估值修复。
北证50指数近一月涨幅逾20%
截至21日收盘,北证50指数报880.85点,成交额达到102.4亿元,涨幅超过10%的个股超30只,星辰科技、流金科技等6只北交所个股“30cm”涨停,海达尔、同辉信息等多股涨超20%。
在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看来,北交所个股普涨、北证50指数走强是政策利好的叠加效应。从北交所“深改19条”到北京市国资基金入市、直接IPO引进、转板指引落地、920号段上新、中证国证跨巿场指数入围、做市商扩容在即等,叠加北交所近一月的强势表现,让市场投资者信心倍增。
“近期大A微盘股投资策略正在风口浪尖,资金加速流入北交所,正在挖掘北交所‘小而美’的估值洼地。”周运南说。
事实上,今年以来微小盘股已崭露头角。从大盘在10月底触及阶段低点后,A股市场整体迎来震荡反弹。从10月24日的702.55低点至今,北证50指数累计上涨24.67%,而同期上证指数50为1.95%、沪深300是3.07%、中证500是6.63%。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微小盘股的投资逻辑既有贝塔的驱动,也有阿尔法的驱动。一方面,微盘股具有逆周期投资属性,当下具有较强的相对收益支撑;另一方面,微盘股相对大盘股估值空间广、业绩弹性高,综合来看性价比更高。
作为选取北交所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上市公司,北证50指数可以综合反映北交所市场整体情况。从估值上看,北证50当前估值在20倍左右,比历史上约80%的时候估值都低,尤其是对比科创50估值45倍、创业板50估值26倍、创业板指估值29倍。
在行业分布上,北证50偏重高新企业,行业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电子设备、医药生物、半导体、光伏等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贝特瑞、连城数控、曙光数创、吉林碳谷、诺思兰德等是细分行业内的佼佼者。今年前三季度,北交所近六成企业实现营收正增长,近九成企业盈利。
高质量建设北交所蹄疾步稳
在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看来,北交所今日大涨,有“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因素。“天时”与北交所启动920的号段;沪深市场新股较少,北交所新股发行火热;以及做市商获批等一系列改革有关。从回购上可以看出,其实产业资本已经觉得股价太低加速回购属于“地利”。“人和”是指北交所本次改革之后投资人参与度明显提升,最新开户数已上升至614万。
近期在沪深交易所股权融资“限流”的背景下,北交所在券商投行圈成为一大关键词。一个月内已有多家券商不约而同的声称要发力北交所业务。有头部券商甚至指出要“换赛道”,把北交所业务当成未来的重点来抓。海通证券深圳投资银行部总经理近日表示,从“深改19条”出台以后,与北交所相关的鼓励政策非常明显,北交所将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增量。因此,他们认为要顺应监管的方向,提出要换赛道,换北交所,今年下半年对北交所储备了一批优质的中小企业,北交所应该是明年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业内人士看来,北交所“深改19条”改革措施正逐步落实,在未来5年和10年将看到北交所慢慢成长,最终建设成为一个以成熟投资者为主的交易所。
2023年9月1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市场称之为“深改19条”)。“深改19条”明确提出,争取经过3到5年的努力,北交所市场规模、效率、功能、活跃度、稳定性等均有显著提升,市场活力和韧性增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效果更加明显。
在“深改19条”文件发布的同时,北交所还发布了投资者适当性、上市条件执行标准、转板、发行底价、做市交易、融资融券等多项制度安排,加之全国股转公司优化新三板分层标准,一系列着眼于丰富产品体系、完善市场基础功能的改革举措密集落地。
近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将符合条件的北交所证券纳入中证全指指数样本空间,北交所启动为上市公司股票使用920代码号段相关准备工作,多家券商相继收到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评估测试通过函……整体推进速度和力度均超市场预期。
“交易所不只是服务企业融资的市场,也是服务投资者财富管理的平台,必须高度重视投资端建设,形成买卖均衡、有流动性支撑的市场。”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投资端建设,积极推进公募、私募以及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更多地方设立专项基金参与市场建设,不断壮大投资者群体、优化投资者结构、丰富市场资金来源,加快推进北交所做市商扩容,更好发挥改善估值定价、提升流动性的功能。
中信证券认为,北交所“专精特新”含量高,成分股股价已充分回调,整体估值水平处于相对低位。展望后市,随着市场买方力量不断增强,北交所流动性有望持续改善,转板制度有望进一步明确,在阶段性收紧IPO的政策背景下,北交所吸引力有望不断提升,北证优质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