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观察】: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4% 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再创历史新高
目前基本面环境仍未逆转,降息仍有期待,缺资产还在持续,债市行情仍未走完。债市短期“失锚”,政策博弈会更加频繁,长端利率波动预计会有增加,2.4%位置不离场并寻找曲线上机会。
新华财经北京2月26日电 过去的一周(2月19日-23日)节后资金面小幅改善,LPR非对称下调,债市无惧股市上涨,收益率下行。全周来看,10年期国债和国开活跃券收益率较节前(2月9日)分别下行3BPs和5BPs至2.40%和2.56%;国债主力合约创上市以来新高。
机构认为,目前基本面环境仍未逆转,降息仍有期待,缺资产还在持续,债市行情仍未走完。债市短期“失锚”,政策博弈会更加频繁,长端利率波动预计会有增加,2.4%位置不离场并寻找曲线上机会。
行情回顾
上周日(2月18日),社融数据超预期但LPR降息预期仍存,现券收益率拉高后回落,10年期国债活跃券230026收益率上行0.26BP;周一(2月19日),LPR降息预期催化做多情绪,现券收益率震荡下行后小幅回调;周二(2月20日),5年期以上LPR大幅调降25BPs,现券收益率迅速走低;周三(2月21日),稳增长预期扰动叠加股债跷跷板效应,现券收益率呈现倒“V”型走势;周四(2月22日),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现券收益率震荡后转为下行;周五(2月23日),银行理财投保险协议存款信息扰动,现券收益率演绎“V”型走势。
春节后超长期债券依然“一票难求”,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幅远远超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截至2月23日收盘时,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6%整数关口,触及2.592%,较节前下跌约5BPs,而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幅不到4BPs。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收窄至18.3BPs,创历史新低。
国债期货全周上行,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周五创历史新高,最高触及103.76,截至收盘,报103.65,周涨幅0.4%。2年期TS、5年期TF、30年期TL主力合约收盘价分别上涨0.28%、0.42%、0.99%。
中证转债指数本周连续收涨,周涨幅2.11%,两市共成交1673万手,成交金额2141亿元,环比放量333亿元。本周无新债发行,有1只锋工转债(123239)周四上市,周五收盘价为126.1元。
一级市场
上周全市场共发行8,970.34亿元债券(下图),比节前一周发行量增加3,613.12亿元。其中利率债发行6,849.73亿元,信用债发行2,120.6亿元。具体来看,国债上周发行4,320亿元,央行离岸票据发行450亿元,地方债发行757.93亿元,政金债发行1,321.80亿元;信用债方面,非银行金融债发行380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727.69亿元,中票票据发行444.31亿元,定向工具发行105.09亿元,资产资产证券发行94.85亿元。
国债方面,上周需求整体好于预期,各类机构参与热度均较高。周三,1年和5年期国债各发行990亿元,1年招标阶段预期较为积极;周五,3、10年期国债均为新发,发行规模与前次保持一致。招标期间3、10年期老券快速下行,边际预期持续下调,各类机构踊跃参与10年期投标,情绪火爆,招标阶段多家承销商2.37%位置有大量需求,最终3年和10年期边际中标利率为2.07%和2.37%,边际倍数均超过5倍,明显低于老券成交,一二级利差有所走阔。
政金债方面,上周整体一级情绪较好,一二级利差整体走阔,长端需求好于短端。国开周二发行5年期新券240203,一二级利差走阔1BP左右;农发上周发行的金融债,均进行追加,整体需求较好,追加场几乎投满;口行上周开始发行1-10年期全品种,7年期需求火爆,中标利率2.46%,大幅低于老券估值;其余品种一二级利差较前期变动不大,整体需求仍较好。
地方债上周合计发行15只,期限以7年、10年期为主。利率基准方面,上周地方债加点以+10BPs为主,仅辽宁10年为+15BPs发行。上周重庆30年期需求较为火爆,边际倍数超20倍,截标后二级市场大量成交,部分成交价格好于一级。
公开市场
本周央行共投放7天逆回购5,320亿元,其中周日(2月18日)到周五分别为1,050亿元、320亿元、410亿元、490亿元、580亿元和2,470亿元,到期分别为,3740亿元、3390亿元、3960亿元、2550亿元和920亿元,实际回笼资金4240亿元。2月18日,央行开展1年期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5%,与此前持平。
资金面方面,上周虽然政府债发行缴款规模有所增加、税期扰动也有提升,但公开市场操作到期规模明显下降、春节后资金回流银行体系,资金面整体呈现均衡偏松态势。
海外债市
美债收益率上周五收低,全周只有4个交易日,周一因总统日假期休市。周二,2年期美债收益率从上周五的4.654%下跌4.4BPs至4.610%;10年期美债的收益率从前一周的4.294%下滑1.8BP至4.276%;周三美债遭遇抛售,将长期利率推高至近三个月来的最高水平,此前美联储公布了1月份政策会议纪要,美国财政部发行了160亿美元的20年期国债;美债收益率周四大多收高,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中旬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五周低点20.1万人,显示就业市场依然强劲。此外,标普全球(S&P Global)的两项商业调查发现,2月份美国经济增速高于平均水平。
美联储理事库克(Lisa Cook)上周四晚间发表讲话说,美联储官员在降息之前需要对通胀趋近于2%有更大的信心。与此同时,美联储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称不急于降低借贷成本。
华尔街正为本周公布的新一轮美国经济数据做准备,周三将公布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首次修正数据,美联储偏爱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将于次日公布。
上周五,欧债上涨,收复稍早失地,此前欧洲央行几位官员的发言为投资者带来了一丝有关可能降息的乐观情绪。10年期德债收益率下跌5BPs至2.385%,2年期德债收益率下跌3.8BPs至2.874%;10年期意债收益率下跌8.7BPs至3.829%。10年期意债与同期德债收益率利差收窄至142BPs。
要闻回顾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王春英称,对华投资总体呈现净流入态势。其中,外商股权性质直接投资全年净流入621亿美元,四季度净流入规模环比明显提升。经初步测算,全年来华证券投资亦呈现净流入,四季度净流入规模达到近两年高位,9至12月外资连续净增持境内债券累计逾600亿美元。以上显示更多外资来华投资兴业和配置人民币资产。
2月18日至19日,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就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座谈会由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和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主持。专家学者、中小投资者、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私募机构、外资机构等方面代表参与座谈。
2月22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有外媒报道监管部门限制主要机构投资者在开盘、收盘阶段净卖出股票、禁止机构通过股指期货做空A股答记者问。证监会称:股市有涨有跌是规律,有买有卖是常态。监管部门对于正常的市场交易不干预,依法保障投资者公平自由交易的权利,对于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予以打击。近日,沪深证券交易所依规对个别机构的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监管措施,是履行交易监管职责的举措,不是限制卖出。下一步,将指导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完善异常交易监管标准,依法依规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
23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为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要坚持改革创新,强化配套政策支持,持之以恒攻坚推进,进一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要强化源头治理,远近结合、堵疏并举、标本兼治,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重要数据
2月20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为3.45%,维持不变;5年期以上LPR为3.95%,下降25个基点,为有史以来降幅最大的一次。
2月23日,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清算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末,境外机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托管量达3.87万亿元,环比增加2028亿元。这也是去年9月以来,境外机构连续第5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个数减少,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整体收窄、同比整体延续降势;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机构观点
华泰固收:债市大趋势未逆转,隐含较乐观预期,后续政策博弈更频繁,暂不调整10年期国债2.4%的目标位置,短期波动加大。操作上,久期+品种选择>杠杆>信用下沉,但建议将超长端利率债换持为5年期和10年期等品种。
浙商固收:官方和市场确认基本面出现积极信号,经济数据边际显著改善,导致债券市场调整;稳增长发力政策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如地产政策出现明显转向,导致债券收益率上行;货币政策出现边际收敛,例如降准降息预期落空,资金面边际收敛导致债券收益率上行。
华创固收:节后资金分层压力缓和带动短端品种明显修复,跨月或延续震荡;两会前的政策观望期,债市调整风险不大,建议长端不用止盈,保持久期观察。本周关注:PMI和跨月资金面。
编辑:张煜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