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数说科创板新质生产力之九】19家未盈利企业“摘U” 多家核心技术实现攻关突破

新华财经|2024年05月17日
阅读量:

以2019年为基数,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6%。目前,科创板累计19家公司实现盈利并“摘U”,占未盈利企业总数近四成。

新华财经上海5月17日电(记者高少华)科创板设立了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融资需求,更加贴近科技研发的规律,充分彰显了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有力地支持了一批具备较强科技创新能力、暂时未盈利或者未实现收入的企业上市。

截至目前,已有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主要分布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和生物医药行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16家科创板未盈利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集成电路行业公司涵盖上游芯片设计及中游晶圆代工两大产业链环节,兼及半导体制造设备、材料及半导体IP等支撑环节。其中不乏一批突破“卡脖子”限制的行业骨干公司,如填补国内12英寸大硅片空白的硅片制造商沪硅产业,中国大陆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七的IP授权服务提供商芯原股份等。生物医药行业公司主要为创新药企业,包括三地上市的创新药龙头百济神州、拥有中国第一款国产PD-1特瑞普利单抗的君实生物。另有全球电动滑板车和平衡车龙头九号公司、中国第一家实现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量产出货的企业和辉光电等等。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整体经营向好,营收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2023年年报情况,以2019年为基数,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6%。得益于行业周期景气、产品研发突破及商业化、销售放量等因素,上述未盈利企业2021年开始营收规模突破千亿元。八成上市时未盈利企业营业收入较上市当年实现增长,半数归母净利润较上市当年实现增长或缩亏。2023年,科创板公司中科飞测扭亏为盈,取消特别标识U。目前,科创板累计19家公司实现盈利并“摘U”,占未盈利企业总数近四成。2023年度,36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9家实现净利润增长或减亏。医药行业公司受益于产品研发和商业化的顺利推进,目前19家上市时未盈利医药企业中,14家有产品上市,13家收入破亿。2022年以前上市的公司全部实现产品获批,上海谊众和艾力斯通过两款大爆单品实现扭亏为盈后产品持续放量,2023年营收净利均实现双增。

资本加持下,多家公司实现核心技术攻关突破

科创板聚焦支持硬科技企业,为研发及产业化进程提供有力资本支撑,部分企业加速实现产业“里程碑式”发展。中芯国际募投项目“12英寸芯片SN1项目”将生产技术水平提升至14纳米及以下,且产能扩充带动业绩增长实现扭亏。沪硅产业上市后持续加大产能建设,抓住半导体行业发展机遇,实现逻辑、存储、图像传感器(CIS)等应用全覆盖。拓荆科技于2011年出厂首台12英寸PECVD设备至中芯国际并通过验证,经过十余年的创新和迭代,已形成16种不同型号的PECVD设备,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在PECVD及SACVD设备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公司,打破国际厂商对国内市场的垄断。艾力斯上市次年核心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获批国家一类创新药,商业化推广稳步推进,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更是成为首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中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创新生物药。

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高位,人力资源结构呈现研发导向

科创板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均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半导体行业竞争激烈,国内企业为持续追赶世界先进工艺,升级工艺技术保持市场竞争力,需持续进行巨额的资金投入。对医药企业来说,随着在研产品逐步进入临床阶段后期,临床试验规模扩大、研发资金投入增大。2020年至2023年,未盈利企业研发费用呈增长趋势,2023年研发费用超40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约30%。生物医药行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最高,迈威生物等15家生物医药企业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超过100%。百济神州上市后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3年研发投入高达128亿元,占比营业收入74%。

大体量研发人员亦为未盈利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截至2023年年末,上市时未盈利企业研发人员合计3.3万人,平均每家公司拥有研发人员超600人,显著高于科创板平均水平。7家上市时未盈利公司研发人员总数超千人,奇安信(3753人)和百济神州(3315人)2家公司研发人员总数超过3000人。2023年,八成公司研发人员实现同比增长。研发人员占所在公司员工总数之比的中位数为40%,平均数为45%;七成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30%,近四成公司研发人员超50%。人力资源结构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研发导向。

对智力资本密集的科创企业来说,建立公司与核心业务及管理人员的利益绑定机制,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未盈利企业普遍重视人才激励,股权激励已成为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中29家披露44单股权激励方案,覆盖率达到54%,其中九号公司、希荻微已连续推出4期股权激励计划。

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提质增效共享成果

目前已有40家科创板上市时未盈利公司积极响应交易所倡议,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以切实的行动,履行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的主体责任,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40家公司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中明确了未来在提升经营质量、加强投资者回报和交流沟通等方面的举措。部分尚未实现盈利的企业特别提及聚焦主业、提升盈利质量相关内容,如百济神州提到,公司将通过强大的临床开发能力和全球化商业销售能力,不断推进在研适应证的获批并进一步增强商业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最大化产品的商业化潜力。优化财务管理,不断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和盈利水平。神州细胞在方案中披露,2024年,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提高商业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渗透率,努力缩短上市与销售放量的间隔,积极寻求海外合作机会,争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跨越式增长,全面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提升持续经营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另外,2021年至2023年,分别有3家、6家、10家公司实施分红,其中振华新材连续三年现金分红,亿华通连续三年发布送转方案。2023年9家已实现盈利的公司发布现金分红方案,平均分红比例约37%,普源精电分红比例最高为85.74%,亿华通发布送转方案,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15家公司2023年以来发布了回购计划,合计回购金额上限超28亿元。其中翱捷科技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截至目前公司已回购超7亿元。

专题链接:数说科创板新质生产力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家
文章:556 人气:558
作家介绍
手机扫码访问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