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标准体系+评价考核”成重要抓手 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完成。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更加突出减碳的战略方向,有利于科学精准开展评价考核,树立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鲜明导向。
新华财经北京8月14日电(记者余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近日发布。业内专家表示,意见提出的“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等内容,更加突出减碳的战略方向,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绿色发展标准体系是重要的制度、技术支撑
意见提出,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推进基础通用标准及碳减排、碳清除相关标准制定修订,制定企业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核查等标准。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和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氢能“制储输用”标准。
当前,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完成,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等在内的“碳达峰十大行动”正在稳步推进。
在这种背景下,“建设‘双碳’标准计量体系,有利于将各地区、各部门的政策实践成效推动上升为标准规范,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制度保障。”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表示,而且从国际上看,加快建设“双碳”标准计量体系,推动在碳核算等领域实现标准互认,有利于切实维护我国重点行业企业发展权益,保障重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持续中心主任田智宇认为,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对于健全绿色转型市场化机制、增强各级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并且有利于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带动产品和服务的绿色升级。
那么,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中心)主任张英健认为,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如基础通用标准及碳减排、碳清除相关标准,企业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核查等标准;更新升级节能标准,如提升钢铁、炼油、燃煤发电机组、制浆造纸、工业烧碱、稀土冶炼等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和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如建立健全氢能“制储输用”标准;研制重点产品和设备循环利用标准,如制定汽车、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回收拆解标准,开展退役光伏设备、风电设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的研制等。
田智宇认为,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一方面包括完善既有涉及节能、环保、节水、循环、再生等相关标准;另一方面包括健全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标准,包括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碳清除相关标准等。
“绿色发展标准体系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和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将绿色低碳政策实践成效上升为标准规范,有助于各类主体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有据可依、有的放矢,能够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张英健说。
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 更加突出减碳战略方向
我国自“十一五”开始,将单位GDP能耗降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性指标之一,“十三五”时期正式建立了能耗双控制度。近年来,能耗双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较2012年分别下降超过26%、3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60%以上。
意见强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科学开展考核,加强评价考核结果应用。
“能耗双控制度虽然可以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但能源消耗量不完全等同于碳排放量,仅对能源消费进行控制,不能有效反映能源结构的差异,无法体现对可再生能源消费的鼓励,难以实现精准控碳、降碳的目的。”张英健认为。
据了解,能源活动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占比达80%。“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可以充分用好用足既有的能耗双控制度、机制和人才队伍,最大限度降低行政成本,减少企业负担,用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张英健说,而且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更加突出减碳的战略方向,有利于科学精准开展评价考核,树立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鲜明导向,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田智宇认为,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可以更加科学精准开展评价考核,为各地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同时,可以促进绿色转型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有利于形成促进控碳降碳和提升碳生产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节能降碳等技术创新创造更多的机遇。”田智宇说。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