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信证券裘翔:DeepSeek不能完全替代分析师 学会“prompt”成研究核心技能

新华财经|2025年02月13日
阅读量:

裘翔并不认为未来AI能够完全替代分析师,或者完全替代人类的脑力劳动,相反AI的不断迭代升级或许能够促进证券分析真正趋于“研究”这一内核,学会“prompt”(提示)将成为研究的核心技能。

新华财经北京2月13日电(记者闫鹏)近日,中信证券发布策略报告称,投喂了2715份2024第四季度基金季报给DeepSeek R1模型,发现基金经理对宏观经济逐步复苏已形成共识,且近两年业绩更好的基金经理相对更看好政策的有效性等。这篇报告中诸多研究视角,为投资者、卖方研究都给予启示和思考,引起市场的关注。

新华财经记者随即采访了这篇报告的主笔——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裘翔强调未来AI并不能完全替代分析师,或者完全替代人类的脑力劳动,相反AI的不断迭代升级或许能够促进证券分析真正趋于“研究”这一内核,学会“prompt”(提示)将成为研究的核心技能。

中信证券将2亿元以上在管规模的主动公募基金根据过去2年业绩分位、在管规模、任职年限、所处区域4个维度内划分为12组,分别向DeepSeek投喂对应组别的基金季报当中的投资策略分析,提出政策宏观、市场环境、板块主题和个人评价等19个问题,利用DeepSeek汇总了所有季报涉及到相关问题的内容。

中信证券研究发现,各类基金经理普遍认同在2025年国内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政策托举下宏观经济复苏前景,发现业绩更好的基金经理相对更看好政策的有效性,大资金规模的基金经理更关注长期配置需求,以及资历越深的基金经理越偏好长期投资。

“从结果来看,DeepSeek结合全市场基金经理观点之后,对宏观政策需要关注的要点,以及对市场策略层面把握的方向,与我们判断在大方向是一致的。”裘翔表示,短期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往往在持仓结构和换手层面都更加主动积极,但我们暂未对此类基金经理业绩的持续性以及观点的前瞻效果做验证,本次报告可能更想要突出的还是不同业绩维度下管理人的观点差异。

裘翔称,受限于文本处理能力,过往我们只有精力去阅读明星基金经理们的市场观点,而实际市场上规模在50亿以上的产品规模占比不超过20%,但是借助DeepSeek,我们得以全面的去分析中小型基金、中生代和新生代基金以及不同地域的基金,对宏观、政策、各个行业的不同观点,基本涵盖了市场主流投资思路,AI工具帮助我们突破了传统上只分析明星基金经理季报文本内容的做法的局限性。

在裘翔看来,DeepSeek在本次研究中最大的帮助并不是分析文本,而是非常方便地帮助我们写出代码去获取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并且在遇到文本过长时还能够写出分批调用云提供商API的代码,这极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和信息获取的广度。

对于证券分析行业而言,裘翔称,DeepSeek类深度思考叠加联网搜索模式,或许能够替代过去通过堆叠人力来“卷”产出的方法,例如简单图表的更新和生产,可以通过AI或者AI辅导下行程代码实现自动更新,另类数据的获取难度也有望大幅降低。此外,DeepSeek等AI可以辅助已经形成成熟逻辑思维体系的研究者更快地进入新领域,学会“prompt”将成为研究的核心技能等等。

“AI也并不能够产出专业分析师所创造的投研价值。”裘翔称,正如此次研究中,在投喂基金观点之前,他们也曾尝试直接向DeepSeek提问如何看待2025年的A股市场,他给出的回答可读性相对较弱,且缺乏有效信息含量。但当投喂基金经理们的观点后,其生成的观点总结更加深入透彻,行文也更像是专业的业内人士做出的表达。从这个维度看,针对未来的判断,有深度思考的专业投资者依然能够提供独到的价值。

 

编辑:胡晨曦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