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元宵活动点亮小雨薄雾中的香港
元宵节期间,香港大街小巷洋溢着节日气氛,众多市民和游客热情不减,参与丰富多彩的元宵活动,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华财经香港2月15日电(记者 林迎楠)彩灯盏盏邀祥和,元宵节是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今年元宵节的香港虽烟雨蒙蒙,但众多市民和游客热情不减,参与丰富多彩的元宵活动,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花灯点亮元宵氛围
元宵节期间,香港大街小巷洋溢着节日气氛,各区多地举办花灯展等活动。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的春节彩灯展及元宵彩灯会,是2025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利东街举行的“喜庆灯海迎新春”活动,用800多个艳红金碧的灯笼点亮整条街道,今年还首次装扮了寓意财气滚滚、喜气盈门的金黄色灯笼。
图为香港利东街街景。(林迎楠/摄)
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春节彩灯展及“乙巳年元宵彩灯会”吸引了大量本地居民及海内外游客前来打卡。熊猫、孔雀、狐獴和松鼠造型的璀璨彩灯,更增添了喜气的节日氛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高达6米的大型宫灯,灯身点缀着牡丹和喜鹊,寓意富贵吉祥、喜事临门,宫灯四周还摆设了鲤鱼和荷花造型的彩灯,以及由香港本地扎作师傅冒卓祺以传统年画为灵感制作的《灯鱼跃动‧岁岁丰盈》花灯,吸引市民游客驻足观赏。
图为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彩灯。(陈铎/摄)
图为居民游客在香港尖沙咀猜灯谜。(陈铎/摄)
此外,现场还安排了醒狮表演和灯谜竞猜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欢乐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彩灯晚会还特别邀请了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来港演出,为市民呈现了苗族、布依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歌舞及杂技表演。这些节目不仅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也为香港的元宵节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图为演员在彩排元宵彩灯会舞狮节目。(陈铎/摄)
九龙海港城也有以“彩狮鼓跃海港城”为主题的农历新年布置。在海运大厦露天广场设置的28米长“百彩醒狮长廊”,展出13面传统中国鼓及18头醒狮,寓意“一生实发”。
熊猫IP成香港元宵热点
香港今年的熊猫经济势不可挡,全城关注的大熊猫“安安”“可可”“盈盈”“乐乐”和一对龙凤胎宝宝“家姐”“细佬”的热度持续上升。新都会广场农历新年联手香港海洋公园全新大熊猫IP呈献“熊猫‘苹’安庆新年”打卡装置,其中较为瞩目的是位于新都会露天广场的三大打卡位。商场与海洋公园还联合推出了“‘熊’运当头期间限定店”,发售近100款超萌限量熊猫精品。
图为海洋公园官网发布图片。
元宵节当天,海洋公园也为熊猫龙凤胎照片配上心形相框向市民祝愿,并派出龙凤胎一家4口以及大熊猫“安安”分别出题与市民玩猜灯谜,祝福市民元宵节快乐。
此外,海洋公园大熊猫龙凤胎姐弟将于2月16日正式与公众见面。海洋公园主席庞建贻13日表示,园方每日只安排5小时给公众参观熊猫宝宝。同时海洋公园于社交平台发文,预告在小红书官方账号于2月16日-17日同步开启在线直播,届时海洋公园的6只大熊猫都会在直播间与网民见面。
游客留港过夜意愿较强
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日前在香港特区立法会经济发展事务委员会会议上表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前7日内地访港旅客人次接近125万,其中内地入境香港的旅客超过106万人次,非内地入境香港的旅客超过18万人次;酒店入住率整体达到90%。在内地入境香港的旅行团方面,春节假期前7日已有超过2000团到港,其中大年初三有超过440团,创下单日内地旅行团访港数目新高。
2024年底,国家恢复和扩展了深圳“一签多行”个人游签注,香港各界把握机遇,在春节期间开展了很多优质且创新的活动,吸引游客留港过夜,尽情感受香港独特的节日气氛。
新年烟花汇演在农历大年初二晚上8点上演,节目全长约23分钟,发放的烟花多达23888枚。来自深圳的游客告诉记者,她与家人将在香港度过春节假期,“在香港感受到了非常浓厚的春节氛围,过年的实感很强烈。”她表示还将与家人到大埔林村许愿广场参加“林村许愿节2025”,对在许愿树前抛宝牒许愿、点莲花灯祈福充满期待。
图为维多利亚港烟花汇演现场。(林迎楠/摄)
农历新年赛马日于农历大年初三在沙田马场开锣,首场赛事自中午12点半开始,全日共11场。现场有外国旅客特地趁农历新年来港旅游并体验赛马文化。一位来自法国的游客表示,对春节文化很感兴趣,第一次来看赛马感觉很激动,但笑称运气不好没能赌赢。
图为沙田马场赛事活动现场。(林迎楠/摄)
香港赛马会表示,农历新年赛马日有近8.6万人入场,其中内地及海外旅客人数创下历年赛马日新高,共9654人,其中内地旅客占九成。投注额方面,全部11场赛事共计投注近19.4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一成。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此前在农历新年贺辞中说到,蛇矫捷灵巧,是繁盛和财富的象征。今年香港会再次展现灵巧多变和韧力,以灵活的思维创新改革,谋发展,建未来。中西文化交融下,香港期待更加灵动的新一年。
编辑:王姝睿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